|质量观察: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质量提升指路

2021年底 , 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在上海地区开展了一项2000余位国内消费者参与的态度调查(调查信度为0.870) , 了解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倾向 , 通过对比反映“中国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变化 , 并从中探寻“中国制造”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青睐国产商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质量观察: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质量提升指路】各大类商品总体消费倾向数据显示 , 偏向于选择国产商品的消费者比例不同程度高于进口商品 , 且与201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显著提升(仅食品及农产品有所下降) , 说明近年来国产商品质量提升效果显著 , 商品性价比正逐步提升 。 运用净推荐值(NPS)算法可分四种情况:
无明显差别倾向商品的类别:汽车、消费电子及家电;
高度倾向于国产商品的类别:服饰及日用消费品;
中度倾向于国产商品的类别:食品及 农产品;
低度倾向与国产商品的类别: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 。

|质量观察: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质量提升指路

文章图片

二、国产商品的差距仍然存在
消费者认为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 主要体现在安全性(46.79%)、可靠性(36.44%)、功能性(35.71%) , 与2019调查结果相比均列提及比例的前三位 , 但提及比例均在下降 , 说明消费者对国产商品认可度提升 。
从两年的调查结果具体指标来看 , 国产商品“品牌形象”和“使用寿命”与进口商品相比差距降幅最大 , “创新性”和“环保”差距降幅最小 。

|质量观察: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质量提升指路

文章图片

三、“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方向
消费者认为 , “中国制造”要提升质量竞争力 , 需要从执行标准(47.56%)、工艺水平(43.94%)和材料(35.22%)等主要方面着手 , 与2019调查结果相比 , 大部分指标提及比例均在下降 , 说明消费者对国产商品质量竞争力认可度增加 。
从两年的调查结果具体指标来看 , “材料”、“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文化”提及比例降幅最大 , 但“员工素质”和“员工技能”的提及比例有明显上升 , 说明消费者认为人员的因素在“中国制造”质量提升中越来越重要 。

|质量观察: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质量提升指路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