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树节的来历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 , 最初确定于4月5日清明节 。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 1979年2月 ,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 , 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 。
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 , 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 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 , 就设立了农林部 , 下设山林司 , 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 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 , 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 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
植树的好处
保持水土
树木有庞大的根系 , 能牢牢抓住土壤 。 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 , 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 据统计 , 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 。
抵挡风沙
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 要抵御风沙的袭击 , 必须造防护林 , 以减弱风的力量 。 风一旦遇上防护林 , 速度要减弱70%-80% 。
提供能源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 。 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 。
清新空气
【关于植树节,这些知识你了解吗?】据统计 , 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 , 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 , 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