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亚运 践行“三能” | 靳希望:警队“科技达人”
★ 共抗疫情 | 临安公安增援抗疫的十二时辰
★ 同心抗疫 | 三名老警察的战“疫”担当
★ 同心抗疫 | 暖心 , 执勤卡点上的“临时爸爸”
秀水萦绕 , 青山常伫 , 钟灵毓秀 。
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宏图 , 正在天目山侧、青山湖畔徐徐展开 。
一抹警蓝 , 或许只是擦肩而过 , 一腔热血 , 或许总是静静流淌 。
万家灯火时的和谐安宁 , 有他们默默的守护 , 百业齐兴时的平安稳定 , 有他们无畏的坚守 , 亚运盛会时的精彩纷呈 , 也必将有他们坚定的身影 。
“天目卫士” , 名兹实兹 , 执着、坚守、无私、勇毅 , 都只为这青山绿水间的平安稳定、安居乐业 。
人物名片
靳希望 , 男 , 33岁 , 党龄12年 , 2014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 , 现为临安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通讯科科长 。
主要荣誉:浙江数据开发创新应用大赛优胜奖、2020年杭州警学理论研究三等奖、杭州市“城市大脑·智慧警务”应用场景创新设计大赛铜奖、杭州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技战法大赛最佳创意奖、2021年度临安公安分局天目卫士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临安是一种缘分 , 但扎根在临安公安更是因为热爱;学通信是一种巧合 , 但学以致用是因为执着 。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成千上万种可能 , 而他选择了一种可能——用热爱与执着在临安公安书写着自己的警察故事 。
智慧与灵感的碰撞
科技警察 , 没有片警与群众的家长里短 , 也没有特警的英姿飒爽 , 更没有刑警的惊心动魄 , 幕后的孤独是他的代名词 。 但在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 科技警察的职能和作用却越发的无可替代 , 他是所有警种工作的有力支撑 , 是一份智慧与灵感碰撞的神圣职业 。
文章图片
自2017年调入指挥中心科技岗位后 , 靳希望积极融入杭州数字化改革的洪流 , 将公安工作与科技发展相结合 , 从民警到科室的业务骨干 , 一步一个脚印 , 见证了临安公安科技事业的发展 。
他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视频监控共享平台、车辆大数据系统等平台的升级改造 , 参与研发了人像大数据系统 , “数据铁笼”平台、电动自行车“循道”系统等智能平台 。 除了前端的研发 , 成立运维管理中心 , 制定规章制度 , 落实专人专管 , 增强运维和保障能力 , 提升公安视频监控的在线率和完好率 , 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 。
文章图片
“喂 , 真不好意思晚上打扰你 , 有项比较急的工作晚上需要处理 。 ”
“你说吧 , 我在单位 。 ”
“我在单位” ,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 这是靳希望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 他也经常自嘲道:“白天电话太多没灵感 , 需要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蹦出一些好点子 。 ”今年 , 在杭州亚运会信息化项目建设、数字化改革、“公安大脑”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重压下 , 加班加点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灵感 , 更多的是为了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中找到平衡点 。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5日 , 临安亚运场馆举行了第一场测试赛 。 由于时间紧 , 无实战经验 , 亚运专班人员“摸着石头过河” , 边学习边完善 , 而作为技术骨干的靳希望想通过测试赛获取更多的技术经验 , 抠细节、补短板、按高标准严要求搭建安保指挥平台、对接场馆视频监控、测试场馆对讲机信号等 , 十多个白天黑夜的加班加点 , 与电脑屏幕上一串串代码的博弈较量后 , 终于在开赛前完成各类项目建设 , 保障了测试赛顺利进行 。 当测试赛圆满完成后 , 靳希望瘫坐在指挥部的椅子上 , 长吁一口气 , 心中不仅仅多了一份自豪感 , 更是多了一份能够为亚运赛事成功举办添砖加瓦的底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