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不少消费者反映 , 因在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被知乎小说引流 , 来到知乎平台充值会员以继续阅读剩余部分 , 但在“自动续费”后 , 既无法明显看到自己的会员身份 , 又无法在App内直接取消该功能 , 最终必须通过微信、支付宝、苹果支付等方式取消 。 有用户质疑 , 这一入口太隐蔽 , 退款方式太复杂:“为什么App内只有充值入口 , 却没有取消的入口?”知乎对此回应表示 , 知乎在产品页面(帮助中心)中提供退订指引 , 需要用户通过付款的第三方渠道(支付宝、微信、苹果等)进行退订操作 。 此外 , 会在续费前的5天私信提醒 , 不存在用户不知情前提下产生扣费的情况 。
专家表示 , 如果政策及相关支付渠道没有要求在App内不允许设置退款通道 , 那么其实平台是有诱导消费的嫌疑 。 此外 , 平台强调的是用户不存在不知情的情况 , 但是如果这个知情的成本对用户来讲太高了 , 实质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
想退订需要多方“做功课”
多名网友近期表示 , 均被站外小说引流并充值自动续费会员 , 但知乎App内没有取消自动续费的入口 , 取消续费操作起来比较费劲 。 知乎用户小吴(化名)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去年他在一短视频平台偶然看到一篇小说 , 但平台仅提供前面部分阅读 , 因为内容十分吸引自己 , 于是他去网络上搜索小说全文 。 他发现 , 这篇小说的版权在知乎平台上 , 而想要阅读全文 , 则必须充值成为“知乎会员” 。
小吴说 , 自己当时使用的是支付宝支付 , 也没有特别留意是否是自动续费的 。 看完小说后的几个月 , 他都没有再打开知乎App , 4个月左右后 , 他偶然打开知乎App , 发现“消息”一栏中有好几十条 , 其中有的是知乎热点内容推广 , 有几条就是续费通知 。 至此 , 小吴已经多花了近100元 , 虽然钱不是很多 , 但小吴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
App内无法关闭连续包月
北青报采访人员体验发现 , 在购买知乎会员时 , 会弹出开通页面 , 其中第一个标注“热销”等就是“连续包月”会员 , 价格19元 , 首次开通会送优惠券 , 券后9元 。 后面的选项包括连续包年198元、连续包季53元等选项 , 而普通的“月卡”“年卡”等选项 , 则需要向右翻看才可以显示 。
《协议》还提道:“部分苹果用户不登录知乎账号仍可购买付费产品 。 此类情况下 , 我们会按照用户购买产品时使用的设备(IMEI码)记录购买情况 , 并将第三方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与该设备绑定 。 如果您在未登录知乎账号的情况下购买了付费产品 , 但设备不再处于您控制之下 , 包括但不限于遗失或赠送他人 , 您可以关闭自动续费而避免持续付费 。 关闭方式见本协议‘关闭自动续费’ 。 ”不过 , 该版本为2021年5月24日后更新的 , 此前的规则中 , 并未规定会提前通知用户 。
专家称有诱导消费嫌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迪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如果政策及相关支付渠道没有要求 , 那么其实平台是有诱导消费的嫌疑 。 因为对平台来讲成本是一样的 , 那么他为什么不设置用户不操作(续费)即表示退订 , 而是设置不操作表示默认续费 , 这就是有营销的小心思在里面 , 何况操作还比较复杂 , 提醒也不明显 。 ”
她表示 , “平台强调的是用户不存在不知情的情况 , 但是如果这个知情的成本对用户来讲太高了 , 或者说太麻烦了 , 那么就会让平台钻空子 , 实质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 ”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