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的防治方法,附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附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文章插图

1、农业防治:严格选择无病原菌的新土配合营养土培育苗 。2、生物防治:育苗时根型每平方米喷洒2~4克床 , 定植前后稀释1500~3000倍液 , 每株灌溉200毫升 。3、种子处理:药剂混合种子的药剂量为干燥种子重量的0.2~0.3%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 。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附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文章插图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附立枯病的发病规律】一、立枯病的发生症状
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 ,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 , 最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 , 病苗早期白天枯萎 , 夜间恢复 , 病部逐渐凹陷、溢缩 , 逐渐变成黑褐色 , 病斑扩大到茎周围最后枯萎死亡 , 但不倒伏 , 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 , 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
二、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越冬 , 腐烂性强 , 一般在土壤中生存2~3年 , 通过雨水、流水、带菌的堆积肥料和农具等传播 。病菌发育适温20~24℃ , 刚出土的幼苗均能受损 , 一般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 。苗期床温高或育苗后期发生 , 雨多湿 , 土壤过粘 , 多发病 。播种过密 , 间苗不及时 , 温度过高容易诱发本病 。
三、立枯病的农业防治
1、农业防治:严格选择无病原菌的新土配合营养土培育苗 , 苗床土壤处理可以用40%丙烯硝基苯和41%聚砹·嘧霉胺混用 , 比例为1:1 , 或者用38%的恶霜嘧铜菌酯 , 每亩用量为25~50毫升 , 均匀喷洒在苗床上 。实行轮作 ,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 。瓜田秋天深25~30厘米 , 将表土病原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腐烂分解 。土地平整 , 适期播种 , 一般以5厘米的地温稳定在12~15℃开始播种为宜 。出苗后立即去除病苗 , 雨后中耕破板结 , 提高地温 , 疏通土质 , 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 。
2、生物防治:育苗时根型每平方米喷洒2~4克床 , 定植前后稀释1500~3000倍液 , 每株灌溉200毫升 , 间隔3个月使用一次 。
3、种子处理:药剂混合种子的药剂量为干燥种子重量的0.2~0.3% , 常用农药有混合种双、敌克松、苗病清洁、利克菌等混合剂 , 服装剂处理时服装剂与瓜种的比例为1:25或说明使用 。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 , 或喷洒41%聚聚砹·嘧霉胺600倍液 , 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 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 每7~10天喷一次 。或者大将军+门神用600倍的液体稀释 , 每平方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或栽种前的床上浇水 。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 , 将本产品用600倍的液体稀释 , 灌根 , 每7天服药1次 , 服药次数取决于病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