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每一次实验性创作 , 都为数字技术融入艺术带来了迭代的突破口 , 作品落地的不同场景也将新技术的创新力延伸进具体的实际生活之中 。 从创意到创造 , 位于广州四海城的数字雕塑「云 DS # Clouds」向未来敞开了数字公共艺术的新样本 。
文章图片
Q:为什么会想到用云来呈现这一次的作品?
张周捷:我受邀为广州四海城的广场 , 位于一个下沉式的楼梯之上 , 做一个公共艺术的作品 。 客户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空间去创作 , 因此这是一个很自由的状态 , 我也花费了一些时间去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 。
有一天我闭上眼睛思考 , “四海城”这三个字让我感觉像是四海内皆兄弟 , 具有四海汇聚的感觉 。 如果再具象点的话 , 仿佛是大海当中的一个城市 。 这种想象给了我一种奇妙魔幻的感觉 , 一种既奇怪又充满江湖气息的城市 。
这样一个风云汇聚的地方 , 是风和云相遇的地方 , 因此我想到了风暴云形成时壮观的景象 。 所以我去研究了这些处于热带气候形成的气团的视频和图片 , 了解云是如何形成 , 然后利用这种形式去让计算机生成一些云团气团的效果 。 整个“云”的创作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Q:从技术上来说 , “从千百种算法中捕捉云的形态”其技术难度究竟在哪里?
张周捷:由于这件作品庞大的体量 , 在制作运输上还是非常困难的 。 同时 , 为了保证线条的流畅性 , 我们也改变了以往的创作手法 , 把 Mesh的三角切面化整为0 , 变成曲面 , 变成了一种名为“可展曲面”的形式去呈现 。
因为要展现出云的这种缥缈和流畅的形态 , 所以选择用可展曲面作为创作手段和计算机语言 。 同时 , 结合嵌入式的灯光来模拟云团不同的状态 。 当灯在夜晚亮起来的时候效果还蛮震撼的 , 有时如彩云 , 有时像是星云一般 , 非常科幻 。
文章图片
▲ “金鳞岂是池中物 , 一遇风云便化龙” 。 夜幕降临时 , 在灯光效应的加持下 , 「云 DS # Clouds」会自动由程序驱动变幻出流光溢彩的梦幻效果
Q:“可展曲面”这个技术的实现成本高吗(技术、材料、人工)?它和你们提到的传统的创作方式有哪些差别?
张周捷:作品的体量很大 , 每个面的施工都要从里面进去 , 然后穿插出来 , 还要保证它的曲率一致 。 由于它的结构是半外露的 , 所以对结构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 这与我们之前创作的作品相比难度还是很大 。 但它也简化了每个面的拼接难度 , 这是可展曲面的优势 。 所以整体来看 , 有些方面增加了难度 , 有些方面降低了难度 。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