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 , 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下称“报告”)给出了答案 。
报告显示 ,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越来越紧密 。 预计到2025年 , 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1.5% 。
文章图片
根据对于各个国家和各个行业算力评估 , 报告发现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 , 对数字经济会有3.5‰的贡献 , 对于GDP有1.8‰的推动 , 过去一年 , 中国算力增长幅度全球最大 , 达到13.5% 。
“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支出已经占到整个算力支出的12% , 预计这个速度会加快 , 未来超过25%的算力支出都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 。 尤其会看到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的投入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 增长非常快 。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说 。
【算力“基建化”正当时: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可拉动GDP 1.8‰】
文章图片
既然证明了算力对经济的推动 , 那么在东数西算的背景下关注行业的变化就尤为必要 。
有企业看到了算力基建化的趋势 。 “在新基建大背景下 , 2020年我们提出智算中心 , 我们认为智算中心会成为未来承载算力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 它需要满足开放标准、集约高效和普适普惠三个基本要求 。 数实融合加速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 , 包括大模型的使用、算法的应用 , 对算力的消耗非常大 , 成本居高不下 , 企业很难承受 , 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基建来推动 。 通过智算中心能够大大降低智算力的获取门槛和使用门槛 , 赋能社会创新 , 实现普适普惠 。 ” 浪潮信息副总裁张东说 。
张东提到 ,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各地对算力投资的差异的同时 , 能源的分布和数据中心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 “所以国家层面做了顶层的规划来平衡数据中心的分布 , 考虑到能源的分布来做算力基建化 。 ”
他认为 , 算力基建化只是第一步 , “除了算力还需要大模型 , 能够部署在算力基础设施上成为算法基础设施 , 共同推动应用发展 。 ” 。
这也关系到了东数西算的落地 。 东数西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东部的数据放到西部去算” , 对此周震刚提到 , 东数西算是一项面向IT基础设施的全国性的规划工程 , 可以类比以前的南水北调或西气东输 。
从总体上来看 , “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了8个算力枢纽 , 10个数据中心集群 , 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形成数据中心集群 。 数据中心的布局将会由东向西形成阶梯 , 利用西部的土地、能源等资源建设数据中心 , 与东部的IT应用和数据优势结合 。
“不能理解为数据中心不会在东部建设了 , 仍然有大量的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要在东部进行处理 。 在短期目标中 , 西部数据中心承担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离线处理、存储备份等工作负载 。 ”他说 。
· 往 期 精 选 ·
· 人 物 专 访 ·
姜建清 |马蔚华 | 陈志武 |管清友 |李迅雷 |黑石董事长苏世民 |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 |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甘剑平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 |恒生银行中国行长宋跃升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