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 辽宁正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场景应用、“卡脖子”技术攻关、节能低碳技术改造等领域继续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 。 全省一季度完成投资额有望同比增长10%左右 。
向绿色要活力:从“双高”到“低碳”
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厂区北侧一套绵延数百米的海水淡化装置总会引起参观者关注 , 其旁边废水池里还游动着上百条锦鲤 。 “石化企业是公认的淡水耗水大户 , 但通过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 , 不仅不消耗淡水 , 还‘生产’淡水 。 ”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说 , 虽然海水冷却需要使用成本较高的钛金属材料 , 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还增加了投入 , 但有利于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
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 , 生产各环节耗水量巨大 。 许锦说 , 一方面使用海水冷却取代需要淡水的传统工业凉水塔 , 另一方面将原来化工装置运行时需要冷却的低温废热作为热源用于海水淡化 , “项目每年节约淡水超过5000万吨 , 而且还额外增产淡水1600万吨 , 用于生产生活 。 ”
绿色发展带来“金山银山” 。 参与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低温海水淡化装置研发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沈胜强说:“通过利用低温余热进行海水淡化 , 每吨脱盐水成本仅1.5元 , 比传统企业将自来水变成脱盐水的成本还低 。 ”
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受到约束 , 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选择 。 从钢铁行业实行超低排放改造 , 鼓励低能耗工艺发展到促进菱镁尾矿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 鼓励矿山复垦复绿……辽宁工业绿色发展正变成实实在在的“风景” 。
辽宁提出 , 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 ,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鼓励研发和应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工艺、装备;推动企业生产过程清洁化 , 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 力争到2025年吨钢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达到0.3千克以下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