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科学研究而言 , 这样的探测还远远不够 。 为测量到低频段引力波 , 必须将激光干涉测量仪建立在太空环境中 。 这样 , 其互为垂直的两路激光测量臂长才能够达到数十万千米到数百万千米 , 激光干涉测量仪的测量准确度才有望达到1皮米 。
引力波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 , 测量技术有多精密 , 科学探索就能走多远 。
只有测量出来 , 才能制造出来
对国家而言 , 精密测量与装备制造业水平紧密相关 。 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跨越的关键是提升制造质量 , 而提升制造质量的关键则是提高精密测量能力 。 只有通过精密测量 , 才能知道产品哪里不合格;只有通过大量精密测量数据的积累 , 才能找到产品不合格的根源与规律;只有基于精密测量数据建立起成体系的误差补偿模型 , 才能有效实现制造精度和产品性能的精确调控 , 产品质量才能在不断的精确调控中逐渐提升 。
超精密光刻机的研制 , 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 超精密光刻机被称为“超精密尖端装备的珠穆朗玛峰” , 挑战着人类超精密制造的精度和性能极限 。 超精密光刻机是在超精密量级上把最先进的光机电控等几十个分系统、几万个零部件集成在一起 , 使其高性能协同工作 。 它是人类装备制造史上复杂程度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综合精度性能最强的尖端装备之一 。 它在高速和高加速度下 , 达到纳米级的同步精度、单机套刻精度和匹配套刻精度等 , 这与传统的精度提升环境完全不同 。 超精密光刻机的制造精度已接近现有制造能力的极限 , 其精度提升一点点 , 通常都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的努力 。 比如 , 用于28纳米节点制程的DUV光刻机拥有7万多个光机零件 , 涉及上游5000多家供应商 。 这些零部件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 , 只有发挥供应链上所有顶尖制造商的技术优势 , 才能全部达到标准 , 超精密光刻机才能研发成功 。
任何一个重要零件的不合格 , 都会导致超精密光刻机研制失败 。 以其中一个构件——激光反射镜的制造精度为例 。 它由微晶玻璃制成 , 有108项尺寸公差和62项形状、位置、方向公差 , 还有内部应力等技术要求 。 要完成这样一个复杂构件的超精密测量 , 需要20多种专用超精密测量仪器 。 而光刻机有7万多个光机零件 , 其中80%以上的零件属于精密和超精密级 , 需要700多种专用精密和超精密测量仪器 。 如果没有成体系的专用超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来管控制造精度 , 就不可能制造出合格的零件 , 也就不可能装配调试出合格的部件与分系统 , 更不可能制造出合格的光刻机整机 。
精密测量技术还推动了各国建立国家测量体系 。 它能够有效管控工业测量体系 , 保障整个制造链的质量 , 赋能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 对大众而言 , 直观感受就是所购买的工业产品质量变好了、更好用了 。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都经历了从低质量向高质量的曲折发展历程 。 正是因为建立起了完整的精密测量体系 , 培育起了一批顶尖超精密仪器企业 , 才能对高端装备制造形成强有力支撑 , 才能打造出诸多国际驰名品牌 。
我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迈进 , 构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成为关键一环 。 今年1月 , 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 推进计量标准建设 。 我国精密测量领域科研工作者将继续勇担重任 ,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 , 为中国制造备好“尺子” , 为科技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