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设置的九大问题!

text":"1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设置有哪些?
1、箍筋应为封闭式 , 其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 , 且不应小于75mm;
2、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 四级不宜大于300mm.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约束;采用拉筋组合箍时 , 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
3、柱非加密区的箍筋 , 其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一半;其箍筋间距 , 不应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 且一、二级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 , 三、四级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
2剪力墙的截面厚度是多少?
请输入正文内容
1、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00mm , 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60mm;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独立剪力墙 , 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20mm , 其它部位不应小于180mm;
2、三、四级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无端柱或无翼墙的一字形独立剪力墙 , 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80mm;
3、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
4、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 , 但不宜小于160mm.
3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有哪些?1、底层柱的上端和其他各层柱的两端:应取矩形截面柱之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柱之直径)、柱净高之1/6和500mm三者之最大值范围;

2、底层柱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范围;
3、底层柱柱根以上1/3柱净高的范围;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
5、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全高范围;
6、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的全高范围 。
4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置有哪些?1、抗震设计时 , 宜采用对称配筋 。
2、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 , 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非抗震设计时 , 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柱纵向钢筋净距均不应小于50mm.
3、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 , 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 , 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有哪些设计要点?1、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2、一、二、三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在底部加强部位分别不宜大于0.45、0.50、0.55 , 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再相应减少0.1;在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其他部位不宜大于上述规定值加0.05;
3、除底部加强部位的短肢剪力墙应调整剪力设计值外 , 其他各层一、二级、三级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1.2和1.1;
4、短肢剪力墙边缘约束构件的设置应符合要求;
5、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2% , 三、四级不宜小于1.0%;其他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0% , 三、四级不宜小于0.8%;
6、不宜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布置平面外与之相交的单侧楼面梁 。 不能避免时 , 应设置暗柱并校核剪力墙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
由于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较差 , 特别是一字形短肢剪力墙 , 其平面外刚度较差 , 且厚度较小时与其连接的梁钢筋与墙钢筋难以布置 , 故规定其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 , 在底部加强部位 , 轴压比限值比一般剪力墙墙肢减小0.05 , 以提高其延性 。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刚度较差 , 不宜采用;若采用 , 应校核平面外的稳定承载力;若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布置平面外与之相交的单侧楼面梁 , 应在支承梁处墙内设置暗柱 , 暗柱截面高度宜取梁宽的1.5~2.0倍 , 并应校核暗柱的抗弯承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