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空间站舱内能够提供一个大气压 , 但由于失重的影响 , 水还是无法烧开的 。 ”王亚平说 , 在地面重力条件下 , 加热的水在对流和气泡扰动的作用下 , 水更容易烧开 。 而在失重条件下 , 由于没有浮力的作用 , 水温升高只能依靠热传导 , 产生的气泡也很难上浮 , 水温上升会很慢 。
她告诉孩子们 , 空间站中的饮用水都经过了特殊处理 , 可以直接饮用 , 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加热装置加热 , 但无法把水烧开 。
有网友向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提问: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 , 会不会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
王亚平说 , 在空间站飞行过程中 , 他们经历过许多激动、热泪盈眶的时刻 , 这时 , 眼泪无法像在地面一样流下 , 而是会在眼眶里打转 , 或者停留在眼角 。
针对同学们“航天员的作息如何安排”的问题 , 翟志刚说 , 在空间站 , 航天员每90分钟就要经历一次日出日落 。 在空间站中 , 既有北京时间 , 也有世界时间 , 还有相对飞行时间、绝对飞行时间等 。 根据任务不同 , 所采用的时间标准也不一样 。 在有人驻留的情况下 , 一般采用北京时间安排航天员的作息制度 。
在中国科技馆 , 一位学生提问时说 ,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 之前只知道科学家要做实验 , 但是没想到还可以到太空做实验 , 这个令他感到兴奋 。 他问航天员 , 自己有没有机会能成为一名到空间站里做实验的科学家?
叶光富首先给这位同学点个“大大的赞” , 说他有非常远大的理想抱负 。
“我们建设空间站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展大规模的科学实验 。 这些科学实验是我们载人航天工程面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的项目 。 ”叶光富说 , 随着空间站的建成和更多科学实验的开展 , 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以载荷专家身份的航天员到空间站上来承担更多的科学实验任务 。 所以也欢迎这位同学在未来加入载荷专家团队 , 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 。
他还告诉同学们 , 可以把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上来 , 还可以在地面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利用先进的遥科学技术 , 远程操作自己的实验 。 叶光富勉励孩子们 , “无论你是想成为载荷专家还是科学家 , 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 , 锻炼身体 , 打好基础 , 勇敢逐梦 , 未来 , 一切皆有可能 。 ”
授课接近尾声 , 王亚平告诉同学们 , “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陆续发射 , 到那时 , 我们将拥有更强大的在轨实验能力 , 天宫课堂将更加精彩 。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3日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