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的奋斗,一个时代的巨变——记敢“蹚新路”的小岗人( 八 )
在沈浩的带领下 , 小岗村的发展道路愈发清晰 , 小岗人的奋斗热情愈发高涨:农产品交易难 , 就建起农贸市场;生产效率低 , 便探索规模经营;收入结构单一 , 就建起“大包干纪念馆”发展旅游业……
为了全心扎根农村 , 沈浩先将一直生活在一起的老母亲托付给在农村的哥哥照顾 , 又把在省城的女儿送到农村读书 。 2008年 , 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 , 比当时全省人均水平高出39% , 是沈浩初到小岗村的3倍 。
村里来来往往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敏感地嗅到商机 。 他发现 , 这些外地游客到村里来找不到吃饭的地方 。 2008年正值村庄改建 , 他和儿子关正景开起全村第一家“大包干菜馆” , 想着做生意赚点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