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下 , 短短数年 , 贵州采煤机械化率从62.1%提高到100% , 跻身全国前列;同时 , 采煤智能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 。
什么难题能上榜单
近年来 , 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对科技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然而 , 贵州自身科技力量薄弱 , 依靠自身力量攻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短期很难奏效 。 数据显示 , 截止到2020年 , 贵州人才总量约为560万人;且人才结构不合理 , 低层次人才占比较高 , 以院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匮乏 , 难以组建有战斗力的团队啃下“硬骨头” 。 与此同时 , 贵州的大型企业少 , 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 , 企业能用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多 , 难以集中力量破解难题 。
在这样的条件下 , 贵州必须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道路 。
2016年以来 , 贵州深化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决心打破本省科技项目只向本省科技工作者开放的惯例 , 在国内率先实行“揭榜挂帅” , 创新招才引智方式 , 尽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供应能力 ,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水平 。
什么样的难题能入选榜单?贵州科技部门通过走访行业主管部门与一线企业 , 收集他们在发展中的难点、痛点 , 然后组织专家论证 , 将带有全局性的技术难题找出来 , 最终制定、发布榜单 。
“我们还会到省内企业调研、到省外学习 , 再同相关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会商 , 把准需求 , 再找供给 。 ”杨璟告诉采访人员 , 该省在制定榜单时 , 先由行业部门“出题” , 提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 科技部门通过张榜方式“招考” , 立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解题” , 协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难题 。
通过榜单发布的技术难题 , 极具挑战性 。 “贵州锰矿资源丰富 , 但含有大量可溶性锰离子和氨氮 。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二级调研员方军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普遍采取堆存处理电解锰渣 , 但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容易导致地下渗漏 , 如果不能妥善处置 , 将对周边环境及地下水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 亟待有效解决 。 2021年9月 , 针对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贵州省科技厅发布技术榜单 , 确立了电解锰渣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低成本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两项攻关任务 。
因为具有挑战性 , 部分技术榜单出现流榜 , 一些揭榜项目因为各种原因中途被终止 。 其中 , 贵州首批发布的3个技术榜单无一成功立项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发布的技术榜单中 , 成功立项的仅11个 。
“这说明我们是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 , 没有真本事、不拿出真办法 , 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如是说 。
谁能“揭榜”?贵州坚持“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 , 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限制 , 企业和科研团队凭实力“揭榜” , 最大限度激活了创新潜力 。
“没想到我们也有机会参与政府重大科研项目 。 ”贵州安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永宏告诉采访人员 , 该公司自2017年成功揭下“大数据领域技术榜单”以来 , 先后研发了多个大数据系统 , 为教育、金融、公安、司法等多个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 。
在“比榜”环节 , 突出实践性 。 据了解 , 除“大数据领域技术榜单”属于补基础研究短板 , 设置了论文考核指标外 , 其余榜单均不看论文只看结果 。
廖飞表示 , “揭榜挂帅”制的推行 , 让贵州跳过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周期 , 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智力与创新资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