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的用户画像较为统一 , 年龄一般在20岁至40岁 , 主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董晨宇分析 , 目前播客受众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 , 与播客内容多元化、探索性、强观点等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 “播客是了解青年文化和青年人注意力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渠道 , 目前的生态也比较健康 。 ”
媒介新渠道会孕育什么?
互联网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 无论是在流媒体平台上看剧、玩游戏 , 还是通过视频会议通话 , 互联网用户的视觉注意力已经被极大地占据 , 而播客提供了新的听觉赛道 。
党史学习、内容带货、知识付费……播客的内容与时俱进 , AI文稿识别、云剪辑等播客制作技术也走在时代前沿 。 JustPod联合创始人杨一认为 , 英文播客节目已经超过100万档了 , 中文播客内容还显得贫瘠 , 产能也有限 , 但是大家看好它的前景 。 不过 , 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和投资人对行业仍在观望 , 因为播客还没有明晰的强盈利模式 。
同时 , 播客领域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 不少传统媒体人转型做播客 , 他们在内容上具有优势;但在节目制作和项目管理领域 , 有经验和能力的人才十分有限 。 网易云音乐播客负责人表示 , 现在平台上的用户生产内容多于专业机构生产内容 , 平台准备挖掘更多素人 , 帮助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
另一个影响播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 是对内容的审核机制 , 目前行业还缺乏统一明确的监管标准 。 小宇宙企业法人罗铮表示 , 在音频内容缺乏监管标准的情况下 , 平台多采用音频内容文字化的手段审核 , 再参照文字内容的监管尺度 。 但业内人士表示 , 音频文字化会存在信息丢失的问题 , 仍需更完善的审核办法 。
一些研究预测 , 未来几年我国播客的用户数量年均增长可能超过50% 。 不少人希望跃入播客“蓝海” , 在潮头逐浪;而身处其中的人们 , 更期望播客的声浪 , 翻起一阵阵稳定而美丽的涟漪 。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5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