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份重磅规划方案相继出台 新一轮能源改革锚定目标拉开序幕

3月23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氢能发展规划》) , 明确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 这是本周内第三份关于能源行业的重磅规划方案 。 在此之前 , 3月22日 , 上述两部门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能源体系规划》);3月21日 , 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业界普遍认为 , 三天出台三份规划方案 , 意味着能源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变局 。 随着顶层设计出炉 , 新一轮能源改革拉开序幕 。
联美控股总工程师、联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海滨博士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三份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能源体系规划》是纲 , 《实施方案》和《氢能发展规划》是实现我国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环节 , 三份文件先后出台也进一步表明在“双碳”背景下 , 我国能源体系走向清洁化、低碳化的决心和信心 。
【三天三份重磅规划方案相继出台 新一轮能源改革锚定目标拉开序幕】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对采访人员表示 , 能源行业指导文件密集发布 , 明确了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适时丰富了细节 , 具体勾勒出了能源转型发展的路线图 。
能源转型发展路线图确定
具体来看 , 《能源体系规划》对石油、新能源、氢能等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目标 , 到2025年 , 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 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 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 《能源体系规划》提出 , 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 , 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 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用户侧储能参与系统调峰调频 。
而无论是《氢能发展规划》还是《能源体系规划》 , 在关于能源转型和改革过程的表述中都提到了储能 。
根据《实施方案》 , 到2025年 , 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 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 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 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 产业体系日趋完备 , 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
对此 , 武海滨表示 , 随着电化学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安全性能的提升 , 大规模储能开始进入爆发期 ,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大规模储能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 此外 , 新型储能技术如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 , 也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
在武海滨看来 ,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 既是减碳的关键技术方向 , 也是实现大规模长时储能的一种技术选择 , 可以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形成良好互补 。 未来五年 , 我国将建立氢能利用的初步产业体系 , 燃料电池、高压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核心技术将会实现突破 , 氢能示范项目将在全国推开 , 为未来氢能的大规模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
根据《能源体系规划》要求 ,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储能技术发展 。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采访人员表示 , 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越来越清晰 , 下一步要在具体工作上突出重点 , 三份文件聚焦能源领域几个亟须重点突破的问题 。 新能源供给能力和储存能力是实现能源转型“先立后破”必须突破的两个瓶颈 。
“三份文件均强调了建设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性 , 并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 , 为保障能源安全和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行动指南 。 ”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江山美对采访人员表示 , 能源转型发展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