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到技术:制造业以边缘计算破局“智造”难题


千条智能机械臂背后的群晖“智慧守则”

吱吱……嗡嗡……唰……随着电机的微弱声响 , 一条条机械臂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 转动、夹取、升降、摆放 。 放眼看去 , 无数钢铁臂膀和柔性夹手组成的智能机器人产线 , 令人不由得叹为观止 。 如果仔细观察 , 你还能从机械臂上看到一些传感器组件 , 那或许就是一双双眼睛 , 注视着流水线上每一个物品的状态和变化 。
这是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线 。 目前除了为富士康、大疆等知名科技企业提供机器人产品 , 李群自身产线的每一个机器人也都实现了“眼、手、传感一体”的智能化 。 “李群整个生产线实际上已经运转了上千台机器人 , 上千台机器人对应的就是几万个传感器 , 每天要产生几十GB的数据 。 ”李群科技的创始人石金博女士介绍道 , 这种智能化的动因 , 源自所服务的客户以及企业自身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更多数据链路 , 也就是需要边缘计算方案进行改造 。
从生态到技术:制造业以边缘计算破局“智造”难题
文章图片

可以想象 , 如果这些海量的“边缘数据”全部传到网络上 , 对于任何企业的计算系统都会产生巨大压力 。 更何况 , 上千台机械臂获得的数据还要分析、存储以及交互 , 因此一开始李群在数据传输、管理以及数据安全保障方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
实际上 , 李群在产线端所面临的挑战 , 也是国内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在国内日趋重视和扶持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氛围下 ,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对边缘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但是边缘存储应用场景中又普遍面临着三大痛点:产线端的数据存储(管理)瓶颈、办公端数据实时协同困难、存储端的数据安全及灾备挑战 。
可以说 , 行业内迫切需要技术提供商能够为智能化转型提供一枚“压舱石”:在产线应用方面提供灵活且低成本的边缘存储架构 , 保障业务不停摆;在办公应用方面提供了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协同办公的新方式;在数据安全方面对抗勒索病毒(快照)及高效备份手段 。
那么 , 李群如今得以“神奇”地轻松面对这些挑战 , 依靠的是什么?
千手“神臂”背后的秘密 “其实除了海量的数据传输管理 , 我们还要保障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如果一旦因为数据出错影响生产 , 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故’ 。 “李群科技创始人石金博女士强调 , 采用传统的集中式数据中心模式 , 不仅难度大 , 还要面对巨大的TCO(总体拥有成本)压力 。 因此 , 李群多方验证后 , 采用了群晖(边缘存储)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 部署了轻量级的边缘存储 , 用于在产线附近存储、处理百兆级的数据 。
李群科技的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 公司部署了多台群晖桌面型 DS920+ 和 群晖机架式RS1619xs+ 在工厂弱电间 , 将每台 NAS 定义为一个边缘节点 , 每组机器人传感器中的数据传输到对应的 NAS 中 。 “产线上每40台机器人分为一组 , 对应一台NAS , 所有数据都集中传输其中 , 而分析结果则上传到群晖的机架式 RS4021xs+ 服务器中 , 这样就可以有效减轻传输所造成的网络压力了 。 ”
从生态到技术:制造业以边缘计算破局“智造”难题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李群还有一个重要诉求 , 就是保障产线的业务不停摆 , 如果某一节点上的 NAS 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运行 , 除了人工应急抢修还有哪些办法?
解决方案同样来自于群晖自带的 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集群 , 通过将计算节点上的多台 NAS 组成双机热备架构 , 一旦活动服务器无法正常运行 , 无源服务器就会自动接管原本的任务 , 产线业务在几分钟内即可恢复运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