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点儿猪油,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四 )

与弥漫在不明真相的英国百姓中的歇斯底里的复仇情绪不同 , 首相帕麦斯顿(即中国近代史书中的巴麦尊)的反应却平静而自信 。 帕麦斯顿甚至拒绝了别国的援助 , 坚持“我们要用自己的球棒战胜印度人 , 这样才能使英国站得更高” 。 5个月之内 , 帕麦斯顿共向印度派遣了8万英国援军(包括从中国调回的一支侵略军) 。 惶惶不可终日的坎宁为此对其大加恭维:“你的早有准备和慷慨地调遣大批部队增援印度英军 , 值得所有人赞誉 。 ”

但真正值得殖民者赞誉的是抗拒起义的印度人 。 绝大多数王公仍然是对英国忠诚的 , 有些王公在紧要时刻向英国提供了必需的军事支持 , 就连英国当局也不得不承认 , 土邦王公是英国的一个坚定的政治合作者 。 他们的支持在危机时刻帮助英国扭转了局面 。 坎宁总督说:“这些土邦政府是风暴中的先锋者 , 没有了他们 , 我们就会在这场风暴中被彻底摧垮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