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 , 现今民航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实时监控飞机的多种数据 。 如果把每一架飞机的各种详细信息都上传回地面的话 , 数据量实在太大 , 反而为正常工作带来不便 。
文章图片
3月27日 , 工作人员携带东航MU5735航班的第二个黑匣子登上去往北京的航班 。 新华社发(中国民航报供图)
通俗来说就是 , 黑匣子只在特殊的小概率情况下发挥作用 , 如果实时向地面传输数据的话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垃圾数据 。
最重要的是 , 要想实现全部数据同步 , 需要极佳的网络环境 。 如果是体验过飞机上网络环境的读者想必很清楚 , 飞机上的网络连接并不稳定 , 要想做到长时间稳定的输出飞机信号也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搜寻仍未停止 , 黑匣子相关的破译工作正在进行 , 这或许会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 但我们要相信专家 , 耐心等待事故调查结果浮出水面 。
相关报道
还原第二部黑匣子发现过程
找到它意味着什么?
27日9时20分许 , “3?”东航航班飞行事故客机第二部黑匣子被找到了 。 此前23日发现了第一部黑匣子 。 至此 , 失事飞机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 。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
地点为距撞击点约40米、地表约1.5米土层下
在27日的“3?”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 ,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 , 27日9时20分左右 , 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 , 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 。 经民航专家确认为第二部黑匣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了发现过程: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 。 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 , 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的圆柱形金属罐体 。 随后迅速交由民航专家辨认 , 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
“我们挖到一个沾满泥土的罐体 , 擦掉泥土 , 露出了橘黄的颜色和英文字样 , 当时真的很激动!”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南宁支队副队长陈小辉说 。
此前23日16时30分左右 , 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2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 , 发现了失事飞机上的第一部黑匣子 。
为专家标注的重点区域
27日 , 搜救现场天气转阴 , 小幅度降温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在进行后续的搜寻取证工作 , 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 。
郑西介绍 , 共有338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搜寻 , 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区搜索 。 为提高搜寻效率 , 在核心区采取与民航专家协同作业的方式 , 5名消防救援人员配一名民航专家 , 围绕重点区域划分网格 , 多组同步实施作业 。
朱涛介绍 , 技术组根据近几天现场勘查结果反复论证 , 更加精准地确定了第二部黑匣子的重点搜寻区域 。 搜救组根据相关建议对现场工作方案进行了调整 , 对核心区挖掘点进行了分级 , 提升搜寻效率 , 在增加挖掘现场施工与勘查力量的同时 , 各方协调联动 , 增加单日工作时长 , 开展了夜间搜寻作业 。
陈小辉介绍 , 今天发现黑匣子的区域是经过民航专家判定的发掘重点区域之一 , 在今天之前 , 消防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在此进行多日的搜救挖掘工作 。 “我们在这个区域共派了三组 , 从今天早上八点开始 , 根据专家标注的位置进行重点挖掘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