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采访人员 余梦娇) “3 , 2 , 1 , 消杀启动……”3月24日 , 在建邺区大学生创业园韶华工坊内 , 一台由南京一群“00后”自主研发的防疫消杀机器人正在来回“奔走” , 开展实地消杀工作 , 助力建邺区开展疫情防控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台机器人是南京“00后”海归谢嘉浩和团队开发 , 由建邺区人社局“首购首用” 。 据悉 , 这是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 , 该区人社局支持辖区内海归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 。 在他们的协助下 , 这一产品已应用于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和建邺区政府大楼、山东日照五莲县疫情防控指挥部 , 后续还将持续进行市场推广 。
圆圆的脑袋上顶着三个消毒制剂喷射口 , 高高大大的身子周围镶嵌了一圈深度相机和紫外线灯 , 这台防疫消杀机器人看起来十分气派 。 它的研发者之一谢嘉浩今年22岁 , 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 也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名在读学生 。 2020年 , 受疫情影响 , 谢嘉浩辗转回到南京 , 停课期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 便索性利用国外大学的“间隔年”政策申请短暂休学 , 与两位同龄人一起创办了南京艾萨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准备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展拳脚 。
【“00后”海归自主研发防疫消杀机器人】“2021年7月 , 在一次有关自动驾驶的项目路演期间 , 我发现旁边有好多人在排队做核酸检测 , 当时我就想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能不能服务于防疫消杀?”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谢嘉浩当晚便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智能制造研究所 , 向前辈们咨询了消杀机器人的市场 , 并初步找到产品定位——区别于扫地机器人等家用机器人 , 全新研发一款外观设计感更强、性能更高、服务于公共场所的大型防疫消杀机器人 。
“机器人的‘地图’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完成 , 可以完全实现自主自动驾驶 。 通过运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 机器人还能自动避开障碍物并动态调整喷雾剂量 , 比如根据‘避障指令’ , 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更长时间 , 做重点消杀 。 ”谢嘉浩告诉采访人员 。
“初创企业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都存在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 倘若此时有人能帮忙将其扶上马、送一程 , 不仅可以让初创企业开拓市场、渡过难关 , 更能使创业者们积累资本、更有底气进行持续创新 。 ”建邺区人社局副局长李兴告诉采访人员 , 韶华工坊内有很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 他们虽然自身知识技能很强 , 但也因缺乏社会经验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 为此 , 区人社部门针对大学生初创期实际需求 , 积极开展创业赋能工作 , 与政府、高校、创新型企业、风创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 , 形成资源互补 , 定期举办集中培训和各类沙龙活动 , 鼓励、引导大学生们留宁创业 。
截至目前 , 从自助咖啡机免费投放 , 到消杀制剂无偿试用 , 再到以租代购形式引进防疫消杀机器人 , 建邺区人社局已通过“首购首用”等多种方式助力韶华工坊内43家青创企业进入市场 , 走稳“高质量创业”第一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