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成为中药“抗疫代表” 以岭药业捐赠物资超亿元

作为中药头部企业 , 以岭药业在三十年历程中 , 六次斩获国家级奖项——5次科技进步奖和1次技术发明奖 , 涵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成果等领域 。 在连续追加研发投入的同时 , 已研制出13个用于治疗重大疾病与疑难疾病的专利新药 , 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 , 作为我国中医药抗疫“三药三方”的代表产品 ,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成为世界范围内抗疫的重要力量 。 以岭药业还多次捐赠连花清瘟产品、口罩等防疫物资 , 累计价值超过亿元 。
连花清瘟成为中药“抗疫代表” 以岭药业捐赠物资超亿元
文章图片

2021年1月 , 以岭药业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连花呼吸健康公益行”专项基金 。
中医脉络学说等斩获国家级大奖
作为中药行业领军者 , 以岭药业始终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为己任 , 用创新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成立三十年 , 以岭药业六次斩获国家级大奖 , 涵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成果等 。
其中 ,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心络虫类药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以络病理论为例 , 这是以岭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 一系列的创新中药研发均是在该理论指导下完成 。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 , 历史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名著以及叶天士等医学名家均提及络脉及络病学说 , 却未有系统深入研究 , 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以岭药业致力于络病学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研究 , 提出“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生物理论框架 , 以此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络脉生理功能及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 , 提出络病证候、脏腑络病及脏腑相关络病论治 , 首次创立“络病证治”体系 , 建立起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流感等古人称为络病的这类疾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 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是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主导用药 。
创新的背后 , 是以岭药业大手笔的研发资金支持 。 2016年-2021年前三季度 , 以岭药业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4亿元、2.6亿元、3.6亿元、5.2亿元、7.4亿元、5.38亿元 。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为以岭药业科研基地 , 先后创建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 主持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0余项 , 培养与引进博硕生、海归等科技人才近2000人 。 基于此 , 以岭药业已研制出13个用于治疗重大疾病与疑难疾病的专利新药 , 并有多个创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
与国际接轨的中药现代研究路径
一直以来 ,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难以取得国际认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大难点 。 “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 , 是国际公认的、科学的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 采用大范围、多样本、随机、盲法、对照的方法来检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 做出客观的评价 , 循证医学研究结论是作为临床指南、共识制定的主要依据 , 被视为真正值得医生和患者信赖的用药证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