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 , 夏普 J-SH04 面世 , 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拍照的手机诞生 。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款产品 , 其仅有的 11 万像素数或许会让你不禁感到疑惑 —— 手机拍照 , 在当时有啥用?
20 多年过去 , 当我们现在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时 , 没人会觉得手机拍照无用 , 移动影像已经成为了手机最重要的功能 , 广大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强烈需求 , 甚至已经超过了“手机”本身 。
这个转变看似难以置信 , 事实上也是移动影像技术发展在潜移默化中 , 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带来的改变 。
那么 , 谁推动了手机移动影像的发展 , 谁改写了移动影像规则?谁又让拍摄创造变得随时随地、便捷高效?回顾智能手机影像领域发展历程和高光时刻 , 那么一定绕不开一个品牌 —— 华为 。
文章图片
技术创新、拍摄体验、影像文化 , 是华为影像坚定投入的三大创新支柱 , 这是华为影像坚持长期主义 , 以消费者需求为牵引导向后所凝聚的三个方向 。
第一支柱:技术创新
从华为 P9 的徕卡双摄 , 到 P10 系列的人像摄影 , 再到 P20 系列的超级夜景模式 , 到 P30 系列的潜望式长焦架构、P40 系列的全时段、全焦段超清影像...... 不夸张的说 , 手机移动影像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 消费者在移动影像的每一次体验升级 , 几乎都是建立在华为影像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比如 , 华为是业界最早关注人像摄影的厂商之一 , 为了人像拍摄时更精准的画面纵深测距 , 华为在业界率先使用了 ToF 镜头;
华为也是业界最早投入计算摄影的厂商 , 比如针对暗光、夜晚等拍摄场景 , 华为率先开了发夜景模式 。 为了满足用户“随手拍大片”的需求 , 华为还率先将 AI 技术引入到手机摄影 , 借助强大的 NPU 算力 , 可以实时判断拍摄环境 , 让手机拍出更符合用户“记忆色”的好样片 。 如今 , AI 模式、夜景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
此外 , 华为还是业界最早引入超广角摄影的厂商 , 业界最早提出双主摄概念的厂商 , 也在业界推出最大的前置超广角度数 , 以及业界第一个自由曲面抗畸变超广角镜头 。
文章图片
伴随着华为 P50 系列、华为 P50 Pocket 折叠屏的发布 , 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 由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所构建起的移动影像技术体系 , 已经成为了华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方向 。
文章图片
以 P50 系列为例 , 原色双影像单元是华为在“光学系统”上的创新、计算光学(XD Optics)是华为在“成像技术”上的创新、原色引擎则是华为在“图像处理”上的创新 , 也是华为 P50 系列再次拉高影像天花板的关键所在 。
近些年华为在影像领域的创新和自我突破 , 不断拓宽、加深了华为影像的技术护城河 。 而这一次 , 华为更是从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三个维度构建起了计算摄影的产业技术规范 ,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移动影像技术体系 。
第二支柱:拍摄体验
华为影像技术创新 , 所带来最明显的增益 , 都展现在拍摄体验上 。 而这种创新 , 前提都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 , 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在影像拍摄过程中 , 拥有更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