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阿里系APP接入微信支付伴随着一条条网线走进千家万户,在中国繁荣了几十年所形成的电商格局中,“屏蔽外链”如同一道挣脱不掉的商业隐喻 。

文章插图
但如今,这些曾横在无数互联网冲浪选手前的自建“高墙”,终于要拆除了 。 更令人惊喜的是,存在于第三方支付工具之间的种种壁垒,也在渐渐消失 。
据报道,淘宝APP自8月接入银联云闪付以来,目前已覆盖全量用户 。
而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也均已接入微信支付 。 与此同时,更有消息称,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 。
在此之前,9月18日,有不少网友也发现,在淘宝首页进入阿里新社区电商品牌“淘菜菜”,支付页新增了“找好友微信代付”的支付入口,不再仅支持支付宝支付 。
正当众人猜测纷纷之时,9月28日,阿里方面也做出了回应,称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 。
此外,另一个第三方支付应用"云闪付"也在陆续接入腾讯、阿里旗下应用 。
据悉,目前云闪付App已陆续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还与微信读书和腾讯视频微信等小程序进行了灰度测试 。 同时,淘宝全量用户已支持使用银联云闪付付款 。
诚然,对于用户而言,支付宝与微信支付都是日常生活中购物、买菜、交通等多个场景中最常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
前者伴随着淘宝的崛起走向台前,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支付方式的缔造者;后者伴随着微信社交用户圈的壮大,掀起了阵阵抢红包浪潮 。
报告显示,2020年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产品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不含刷卡或挥卡支付),占比分别为92.7%、91.0%和74.9% 。
但纵然移动支付如此普及,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不同支付工具中颇为严重的割裂感也是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 。
正如听闻阿里系APP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有不少网友表示:“以后方便了”、“不用几个卡换来换去了”……
“随着穿透式监管的加强,未来支付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回归本源 。 ”
不难看出,伴随着一个个线下支付场景向线上迁移,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平台正在积极落实支付领域的互通有无 。
例如如今的拼多多与美团已支持众多主流支付渠道,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Apple pay等 。
或许此次阿里系APP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也释放出了一个隐性信号:一个支付互通的时代终将到来 。
被拆掉的墙
“复制淘口令,到微信端打开 。 ”
“粘贴口令,发给微信好友 。 ”
伴随着巨头间燃烧了多年的“战火”,对于早已习惯了“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的网友而言,更为吃惊的是如今这堵横跨在互联网信息间的“柏林墙”,要被拆除了 。
而一切还得从9月9日的那场会议说起 。
“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 ”
据报道,在当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组织了一场“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 。 参会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 。
会上提出了三点“合规标准” 。
第一,具有外部网址链接访问功能的即时通信软件,对于用户分享的同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址链接,展示和访问形式应保持一致 。
第二,具有外部网址链接访问功能的即时通信软件,用户在即时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合法网址链接,点击链接后,在应用内以页面的形式直接打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