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二 )


3月 , 公众号可以通过腾讯直播实现在线直播
5月 , 公众号流量主的开通门槛降低为500粉丝
7月 , 微信上线公众号常读用户分析 , 文章完阅读率
11月 , 微信内测相关阅读和公众号推荐功能
转载内容中作者卡片的优化
今年年初 , 微信还内推了一些新产品 , 企图填补公众号生态产生的缺陷 。 “视频号”就是一步重要的尝试 。
目前“视频号”还在灰度测试 , 但从当前的产品形态看 , 这款寄托了微信PGC+UGC的产品简洁到了简陋的程度 , 从视频号内容来看 , 现在也比较初级 , 用户体验也谈不上有多好 , 初期的内容也都还没有丰富完善起来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视频号究竟能否成为公众号之后的又一个国民级自媒体产品 , 但从现有的产品逻辑看 , 跟公众号是完全独立的两条产品线 。 从整体战略上看 , 视频号无疑是微信在信息流版块的另一补充 。
现在的问题在于 , “信息流化”的公众号能否找回昔日荣光? 回答是:有希望 , 但是很艰难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从整个市场环境看 , 无论是订阅号 , 还是信息流 , 本质上都是“注意力经济” , 也就是说用户的注意力在哪 , 流量就在哪;流量在哪 , 钱就流向哪 。 在头条系产品的挤压下 , 公众号的打开率本身就一落千丈 , 加上公众号变现形式比较单一 , 因此流入公众号的广告投放费用就少之又少 , 相对一些长尾帐号 , 品牌方自然会选择坐拥百万粉丝的大号进行投放 , 毕竟这是一条相对稳妥的策略 , 而此举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号生态的马太效应 。
即使微信动用公域流量为一些中小规模的公众号进行分流 , 然而 , 这种尝试是长期而缓慢的 , 只要公众号的变现形式没有出现重大变化 , 微信的这一步动作就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产生效果 。
所以 , 微信的信息流是公众号之外的完全不同的战略路线 。 依照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说法 , 此举只是为了“改善阅读效率” , 而不是人们理解的向“信息流”妥协 。
无论如何 , 微信已经非复从前模样了 , 它正在努力变得更年轻 , 毕竟市场从来不会为过时的东西买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