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2020刚开年 , 微信动作频频 。 直播和视频号纷纷推出 , 结合微信之前推出的信息流中的「发现公众号」功能(即给某些坚持原创但流量不佳的帐号曝光机会) 。
这场以视频为主角的角逐地 , 终于迎来了微信的身影 。 这是微信在公众号之外开辟的另一片内容战场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此前一直被外界评价为“克制”的微信 , 这一次似乎也向现实低头了 , 不仅如此 , 微信还亲自下场扶持一些整体质量尚佳的公众号 , 看起来好像不是从前的那个微信了 。 根据张小龙的预设 , 公众号内容主要通过朋友圈、会话获得流量 , “20% 的人为 80% 的人挑选内容” , 但随着朋友圈成为工作圈 , 群聊也被各种营销信息占据 , 这个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失效了 。
机制失效之后 , 张小龙预想的“20%挑选内容”的引导型阅读也随之破产 , 转而进入了另一种创作方式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作者不是为读者而写作 , 而是为算法而写作 。 这是一种难以把握尺寸的事情——实际上 , 算法也是读者趣味的其中一种反映 , 但也只是一种片面的反映 。 因为算法是为大多数读者服务的 , 而你很难判断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 , 也难以左右他们的阅读内容 。 假如以小人之心揣度 , 他们私下里偷偷看的 , 恐怕大都是难以启齿的内容 。
所以 , 一旦放开了对读者的引导 , 让算法占据主导地位 , 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因此 , 公众号阅读到底是为大多数公众服务的 , 还是为大多数趣味服务的 , 这是一个相当矛盾又必须回答的问题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微信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在“信息流为王”的环境中立足?
头条系产品的崛起 , 给微信公众号生态带来沉重一击 。 这种更加碎片化、娱乐化、生活化的短视频 , 夺取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注意力 。 据抖音发布的《2019抖音数据报告》 , 截至2020年1月5日 , 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 。 一年时间 , 日活用户从2.5亿直接突破4亿 , 增长幅度高达60% , 抖音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成长最快的产品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 , 微信公众号可谓江河日下 。 根据相关数据 , 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接近3000万个 , 而平均打开率已经跌至1.13% , 其中53.23%来源于公众号对话 , 其次22.57%来源于朋友圈 。 从总体上看 , 公众号生态的马太效应已经完全显露 , 长尾帐号后劲明显不足 。
另外 , 相对于公众号 , 短视频的业态更加丰富 , 盈利手段更加多元 。 例如商品橱窗、星图广告、直播大赏、直播带货等 , 对于中小型帐号而言 , 无疑是相当友好的 。

直播号、视频号相继推出,长尾帐号纷纷露脸,公众号在饮鸩止渴吗?

文章插图

因此 ,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 , 信息流产品已经对微信公众号形成了降维打击 。 为了抵御抖音们 , 微信不得不放弃一贯的“克制” , 转而向信息流方面发力 。 而通过公众页面向原创型中小帐号提供流量 , 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步骤——微信大概也意识到 , 仅仅依靠头部几个帐号的10万+ , 无法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态 。
除此之外 , 2019年公众号在信息流方面的动作频频:
3月 , 公众号文章的点赞变为了好看 , 之后又变为了在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