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虚拟偶像涨粉百万,这个“虚拟人”离带货还有几步?( 二 )


文章插图

虚拟偶像时代已来虚拟偶像正在蓬勃兴起,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如今你叫得出名字的虚拟偶像不再只有洛天依 。
虚拟偶像一词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 早期特指一类唱歌跳舞的虚拟形象, 逐渐拓展到包含虚拟歌姬、虚拟主播、虚拟KOL、虚拟品牌形象以及基于虚拟IP联动等多种形式的数字人世界 。 也正因如此, 虚拟偶像往往代表着泛二次元文化, 也打上了很浓的二次元动漫风烙印 。

抖音虚拟偶像涨粉百万,这个“虚拟人”离带货还有几步?

文章插图

但随着技术的更迭, 虚拟偶像更贴近于数字人的概念, 一边是诸如洛天依、A-SOUL等虚拟偶像开始有演唱会、甚至走进李佳琦等直播间与真人主播共同带货, 另一边是诸如Lil Miquela、AYAYI、LING等虚拟人物诞生, 她们从外形上跟真人无异, 有自己的人设、穿搭风格和调性, 也更酷、更年轻, 更贴近消费者 。

抖音虚拟偶像涨粉百万,这个“虚拟人”离带货还有几步?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虚拟形象诞生?这背后一个原因是, 在二次元文化熏陶下的年轻群体已成长为商业社会主流, 想要贴近年轻人, 虚拟形象是最好的抓手 。
虚拟形象的好处之一, 在于背后的人更像是“演员”, 在幕后演绎更加轻松, 减少了直接的大众审视 。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虚拟形象会先从“偶像”开始走入我们的视野, 这个比任何行业都追求尽善尽美的圈子, 现在解放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
换句话说, 这个虚拟形象只要立住了, 背后的人可以随意更换, 相比投资一个真人偶像, 随时可能发生的明星翻车, 虚拟偶像的“安全性”会更高 。 尤其是当网红形象与MCN机构之间频繁出现关系纷争, 虚拟偶像更代表着一种商业合作的稳固性, 创作机构可以完全拥有账号的管理权 。
也因此, 虚拟偶像成了几乎可以替代网红的存在 。 比如一位名叫Lil Miquela的19岁混血女孩 。 在网上, 她被设定为一位有着可爱雀斑, 长期定居在洛杉矶, 拥有西班牙裔、巴西裔和美国血统的虚拟模特及音乐人 。
看她在社交媒体发的动态, 你想象不到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 。 她的个人生活非常丰富, 无论是社交、拍摄、广告代言等等一个都不落下, 影响力堪比真人网红 。 而所有这些都将指向更大商业前景, 有报道显示, 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为7600万 。
抖音虚拟偶像涨粉百万,这个“虚拟人”离带货还有几步?

文章插图

(虚拟人物Lil Miquela与她的真人男友Nick)
虚拟偶像如何带货?从某种角度来说, 如果真的走进直播间, 虚拟偶像其实会比真人主播更珍惜自己的羽毛, 毕竟虚拟IP的重要支撑是粉丝经济, 直播的前提是不伤害粉丝, 因此卖什么, 怎么卖, 是运营方必须考虑的问题 。 就像你无法想象一禅小和尚卖鸡爪、初音未来卖大葱一样 。
这也是虚拟偶像在设立之初就要考虑的人设定位问题, 在B站上, 虚拟IP只需要做好一个偶像角色, 直播间里粉丝想要的是陪伴, 是一种粉丝与偶像亲近的互动感, 甚至一些日本的Vtuber(虚拟UP主)会全程用日语在B站的直播间交流, 这丝毫不影响与粉丝的互动 。 但如果在离商业更近的电商场景, 虚拟偶像必然要“功利性”的卖货, 如何权衡, 是很重要的问题 。
现在看来, 虚拟偶像的带货之路, 都还在小心试水中, 偶像本身大多选择与自身调性相符的品牌 。 平台也更多是在“占位”, 比如阿里先是与易烊千玺合作虚拟形象, 又推出“喵酱”, 同时签约AYAYI为首个虚拟人物员工, 而在今年天猫双11新上线的分享购物车功能中, 还能看到LING的购物车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