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什么情况下需要打肝素?( 二 )


外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凝血过程是被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凝血因子Ⅲ所发动,激活凝血因子X,后面的过程和内源性凝血途径是一样的 。
凝血机制那些能够起到抗凝作用的药物,就是能够在以上凝血过程中能够抑制某一环节,达到抗凝的目的 。针对不同的位点有不同的抗凝药物,肝素就属于凝血酶间接抑制药,对凝血酶进行了抑制,那么凝血酶就不能将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从而达到靠你的目的 。反过来针对这一过程也可以制作出一些药物,加速这个过程,那么就起到止血的作用 。肝素抗凝的具体机制请问我们说过,虽然人体的凝血系统有内源性通路和外源性通路,但是不管什么途径最后,都是要交,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而凝血酶是直接能够催化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的酶 。因此大多数的抗凝药都是围绕着凝血酶来做文章的,肝素也不例外 。
肝素分子结构
肝素最早是从肝脏中分离而来,因此称为肝素 。肝素是由D-葡糖胺,L-艾杜糖醛酸以及D-葡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酯 。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因此生理状态下血液中几乎不含肝素 。通过静脉注射肝素10分钟以内,血液凝固时间及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明显延长,能够维持3~4小时的作用 。
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以后可以使抗凝血酶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抗凝血酶Ⅲ的活性部位就会被充分的暴露,暴露以后能够更好的跟凝血因子相结合,从而抑制凝血因子 。其中抗凝血酶Ⅲ可以和凝血酶形成复合物,这导致凝血酶的作用减弱,而肝素可以加速这一反应,速度可为千倍 。凝血酶的作用减弱以后,那么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就会减弱,凝血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 。此外肝素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一机制可能也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而产生效应 。
肝素抗凝作用点肝素的临床应用由于肝素具有很好的抗凝作用,因此它主要应用于一些血栓相关的疾病,比如深静脉血栓、心梗、肺栓塞、周围动脉血栓以及各种原因的血液高凝状态等,主要是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但是肝素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它会有出血的风险,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再者它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并且有一定的过敏的风险 。
血栓示意图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相比,其分子量要低,它可以是从普通肝素直接分离得到,则是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得到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是,它具有选择性抑制活化行凝血因子X的活性,而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 。因此它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更精准的靶点抑制作用 。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具有抗凝计量容易掌握、个体差异性小、一般不需要监测抗凝活性、毒性较小、安全、作用时间长的优点 。
【孕期什么情况下需要打肝素?】总结肝素主要是通过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达到抗凝的目的,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种抗血栓的药物 。除了肝素这一类,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抗凝药,有些则是直接作用于凝血酶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华法林、水蛭素等 。具体选用哪种抗凝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抗凝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