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 , 从台面的那一排桶里按照订单种类选择倒入不同的事先调制好的茶水 。
第三步 , 再倒入牛奶以及另一种不知道是什么的液体 , 一起搅拌 。
第四步 , 根据订单种类添加坚果碎或者打上奶油 。
第五步 , 封盖、叫单、交付给顾客 。
总共五步 , 就完成了一杯茶颜悦色的制作 。 看起来 , 似乎也不是那么麻烦 。 茶水是事先就泡好的 , 牛奶是现成的 , 坚果碎和奶油也都是现成的 。
相比「喜茶」以及一些更复杂的奶茶 , 我觉得茶颜悦色的制作过程反而要简单很多 。
即便如此 , 他们单位时间内的出单量还是跟不上进单量 。
那么 , 只有一种解释 , 就是单位时间内进单量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出单量 。

文章插图
我算了下 , 店内 3 个制作奶茶的人每分钟大概能交付 4 杯奶茶 , 就算这是这家店的平均每分钟出单量 。
而进店点单的用户 , 平均每单都是点两杯以上(逛商场很少独行的) , 点单时间大概在 10 秒 到 30 秒之间 。
也就是说 , 每分钟的进单量大概在 4 杯到 12 杯之间 。
就算取最小值 , 出单量也只能和进单量持平 。 而大概率情况下 , 进单量是要远远超过出单量的 。
这还不是在高峰时期 , 碰上周末和节假日 , 在排队点单的情况下 , 门店的进单量要远远超过这个数 。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看似没什么人排队 , 但为啥等位要这么久了 。 因为点完的人都在旁边等 , 或者去逛别的去了 。
如果将点单过程线上化 , 确实会加剧这种情况 。
至少 , 现场排队点单模式是单队列单线程模式 , 如果是小程序在线点单 , 那就是队列多线程模式 , 根本接不住 。
至于「叫号没人来 , 来了奶油塌」 , 我觉得更多的是茶颜悦色的产品经理或运营从用户体验角度给出的一个合理说法而已 。
关键的关键 , 就是出单量远远跟不上进单量 。
有人说 , 既然这样 , 那为啥不增加店内制作奶茶的人手呢?提高供给能力 , 需求满足的紧张程度不就可以缓解了么?
理论上是 , 但还得考虑单店的业务和商业模型 。 本质上 , 这是要算账的 。
茶颜悦色大多是档口店 , 面积不大 , 能容纳的工作人员一般也就 5 人左右 。 除了点单和装袋配发的 , 实际上制作奶茶的也就 3 个人 。
一方面是场地成本 , 另一方面是人员成本 , 再加上奶茶客单价 , 以及要确保的毛利 , 这些因素是彼此制约的 。
所以 , 并不是单纯的增加人员成本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 归根结底 , 还是得让这个生意成立且能赚钱 。
从产品逻辑上看 , 增加人手或提高效率能解决进单量大的问题 。 但从业务和商业逻辑上看 , 未必成立 。
简单说 ,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 人员成本增加 , 可能导致毛利降低 , 原本赚钱的业务可能就会变成亏钱 。
评估任何一个需求时 , 不能单单从用户价值角度出发 , 因为这只代表了体验和效率 。 还要从商业价值角度考虑 , 这体现了成本和收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