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然而自古以来 , 多少血浓于水最终也无法止息干戈 , 甚至闹到你死我活 。 那么阿迪达斯和彪马是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小编一起带大家来看看 。
同一个童年、同一座城池、同一个信仰 。 达斯勒家族的两兄弟本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品牌 。 然而战火纷飞的乱世中 , 莫须有的背叛离间了这对手足 , 他们由相爱走向相杀 。
时过境迁 , adidas与PUMA这两个品牌再也不属于达斯勒家族 。 就像两兄弟遥遥相望却始终相隔的墓碑 。

文章插图
兄弟鞋铺
德意志时期 , 巴伐利亚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 。 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 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 。
达斯勒家族的故事 , 正是从巴伐利亚的一个叫做赫佐格奥拉赫的小镇开始 。 克利斯多夫是这个家族的支柱 , 膝下儿女四人 。 本是编织工的克利斯多夫赶上了时代的变迁 , 工业制造正在逐渐取代手工制造 。
不得已下 , 克利斯多夫转行做了鞋匠 。 与生俱来的天赋令达斯勒家族很快蜚声当地 。 鲁道夫与阿道夫两兄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 , 对制鞋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很快拖垮了德国的经济 , 孩子们想要继承衣钵并发扬光大的梦想被食不果腹的现实狠狠鞭挞 。
战事告急 , 三兄弟都应征入伍 , 来到前线 。 但是两年的战争换来了失败的结局 , 三人落魄还乡 。
【阿迪达斯和彪马是怎样的关系?】 此时 , 儿时的梦想重新唤起了阿道夫的踌躇满志 。 他决定师从父亲 , 学习制鞋 。 本就天赋异禀的阿道夫勤奋努力的向父亲学艺 。 很快 , 阿道夫就青出于蓝 。
创业之初 , 阿道夫跑遍全国寻找制鞋材料、说服母亲在洗衣房中腾挪场地以摆放设备、最后他雇用了三名工人 。 生意总算艰难起步 。
阿道夫设计的第一款运动鞋是帆布帮-黄皮底运动鞋 , 并且创新性的使用了铁制鞋钉 。 很快 , 这种运动鞋一炮而红 。 规模的扩大致使人员紧缺 , 以至于姐姐玛丽也被拉帮入伙 , 负责收拾鞋子 。
然而阿道夫的性格较为内敛 , 生意的扩张反而令他有些疲于招架 。 相反 , 鲁道夫深谙人情世故 , 尤其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 。 这正是一名优秀销售所具备的能力 。
据此 , 阿道夫请来了哥哥鲁道夫 。 二人于1924年共同注册成立了“达斯勒兄弟运动鞋厂”(Dassler Brothers Shoe Factory) 。 当优秀的产品与杰出的营销双剑合璧时 , 市场自然会臣服于品牌脚下 。
相爱相杀
创业之初 , 兄弟二人事必躬亲 , 各尽其能 。 达斯勒品牌的运动鞋很快就打响了名气 。
在希特勒统治时期 , 体育备受重视 , 兄弟二人的生意也因此受惠 , 订单日益增长 。
兄弟二人本以为在德国举办的奥运会 , 会让达斯勒品牌的运动鞋大放异彩 , 然而希特勒政府完全控制了即将举行的柏林奥运会 , 并要求所有德国运动员穿着统一的服装和鞋 。 这对兄弟二人的业务无疑是一个打击 。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 阿道夫带着他设计的钉鞋去了奥运村 , 成功劝说著名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使用他的跑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