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产品规格要素解析包装、包装规格
包装:指商品的个体重量包装方式, 例如, “桶装、袋装、瓶装”等, 涉及28章、32章、38章、40章等章节;
包装:指为保护、贮运货品或促进货物销售而使用特定材料、技术、方法的形式 。 应填写“非零售包装”或“零售包装”, 涉及25章、29章、32章、35章、37章、38章、50章、54章等章节;
包装:填写“成套包装”、“零售包装”或“散装”, 涉及品目34.07;
包装:氯化钠溶液是否装于安瓿, 涉及品目25.01;
包装规格:指商品的重量或数量包装要求, 例如品目02.01的牛肉可以填写“包装规格11.5千克/箱”, 涉及大部分章节;
包装规格:除填写商品的重量或数量包装要求外, 还需填写“非零售包装”或“零售包装”, 涉及33章、34章、38章等章节;
包装规格:指单个独立商品的重量或数量包装要求, 如果是零售包装酒包注明单位包装规格*每箱单位数、散装非零售包装酒注明*升/桶或*升/集装箱罐, 涉及22章;
包装规格:每包所含片数, 涉及96章;
包装规格:每个独立包装产品的重量或体积或单个包装中所含物品的数量, 涉及04章、20章、37章等章节 。
Tips1:
以上情况较为复杂, 涉及税号较多, 无法一一罗列, 建议申报前仔细阅读《目录及释义》, 按要求填报;
Tips2:
根据相关要求, 包装规格(非特指某一章节)应注明具体包装和规格(单位包装容量×每包装单位数/包装单位), 为确保申报内容能适应更严格的审核要求, 建议按“单位包装容量×每包装单位数/包装单位”形式申报, 例如“750毫升×6瓶 /箱”, 即使单位包装就是运输包装的情况也申报为“11.5千克×1箱/箱”;
Tips3:
一般情况下, “件”不可作为包装单位 。
成分含量
此处应同时申报商品的“成分”及“含量” 。 “成分”指货品所构成的部分或要素, 一般指所含物质的种类;“含量”一般指所含物质的数量 。 28章、29章的化工品, 原则上应将各成分报清且含量相加为100%(除非未明确申报的残留物质不影响归类) 。
Tips:此处建议对归类知识掌握不是那么自信的企业, 请把自认为不影响归类的残留物质一并报出, 毕竟从归类角度上讲很多物质即使再微量也可能影响归类 。
规格型号
此处应同时申报货品的“规格”及“型号” 。 规格, 主要表示货品大小尺寸, 应申报完整, 如块状、板状物申报“长宽厚”, 卷状申报“宽幅、单层厚度、长度”, 管状物申报“外径内径长度”等, 原则上不能申报为“无规格”, 不规则品应填报为“不规则形状”;型号, 一般由一组文字或字母和数字以一定规律编号组成, 反映了货品性质等级等情况, 如无型号, 应据实申报, 不应用其他数据代替 。
外观
此处主要指货品的颜色、形状等表观性状, 《目录及释义》中有特别标明的除外 。 例如, 品目3915废塑料的要素“外观”包含颜色、尺寸, 对于尺寸范围较固定的, 应申报尺寸范围;对于无法判断尺寸的, 应填“不规则,无固定尺寸” 。
Tips:“透明”不是颜色, 对透明的物质也要说明“无色”或其他具体颜色 。
材质
此处应以不影响商品归类为前提进行具体申报 。 例如, 塑料材质的货物应填写为“聚乙烯”“PET”等, 钢铁类应填写为“不锈钢”“硅锰钢”等 。
用途
《目录及释义》第84章“要素释义”中明确, 为了满足零件归类要求, 应首先确定专用该零件的机器(设备)的归类, 因此在填写零件的“用途(适用机型)”要素时, 应包含其专用机器(设备)所属税号的归类要素 。 对于“用途(适用于××品牌××机或通用于××机等)”应根据《审核标准》第二条对附带有“括号”内的说明内容准确申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