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物流追赶对手
在家电等大型产品零售行业 , 配送上门一直是标配服务 , 而在数字化电商运营中 , 物流网络则是优势服务 。 在同城配送的基础上完善物流平台 , 也是国美追平对手、重回行业地位的一大重要举措 。
以传统家电零售起家的国美 , 即便在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的情况 , 仍然保有大量的线下门店 。 这些线下门店虽然目前增收不明显 , 但在自建物流平台中 , 不仅可以充当线下展示区域 , 还能兼具前置仓库 , 其原有的“闪店送”业务也能够为线上销售渠道提供本地交付服务 。
此外 , 国美的安迅物流天生自带大家电配送及安装调试基因 , 早先就与小米合作为其配送大件产品;去年国美与京东、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后 , 按照其物流协同的约定 , 安迅物流也为京东和拼多多提供了配送解决方案和“送装同步”服务 。 娴熟的送装和代送装业务 , 以及依托门店覆盖全国的仓配体系 , 也是国美转向自建物流底气之一 。
自建物流虽然应以自家团队为主 , 但国美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尚弱 , 因此近期与深控投、怡亚通两大巨头的合作 , 也是国美弥合物流链条的一个优选 。 在互放共享物流服务生态后 , 国美可以借助怡亚通的供应链渠道和管理经验整合全域流量 , 在其深度配送运作的助力下将国美的物流触角延伸至更远的地区 , 同时也能在集采和分销上进行合作 , 促进国美自身产业链的升级 。
自建综合性物流平台虽然能够为国美零售增加服务优势 , 但在物流、电商零售行业均已有远距、近距、微距市场巨头的情况下 , 国美自建物流短期内恐难见成效 。 而且 , 这个需要巨额资金长期投入的领域 , 也会给本就亏损的国美增加更多财务负担 。
扭亏转盈是最终目的
近年来 , 国美的地位和盈利能力不断下滑 , 归母净利润长期亏损 , 至今仍未能扭转负增长趋势 。 2020年 , 疫情爆发给国美带来了更加猛烈的冲击 , 本已达成“店中店”合作的家乐福也被老对手苏宁易购收购 , 合作事宜顺势告吹 。
“失业”加“失意”的国美亏损持续扩大 , 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170% 。 因此 , 国美的转型求变不只是顺应数字化的时代潮流 , 更重要的是要扭转长期亏损的状态 , 为企业存活和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动能 。
在线上 , 在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潮中 , 曾经的流量红利趋向饱和 , 存量市场运营反而日渐重要 , 国美应该充分利用线上APP的数据记录 , 分析用户的需求偏好进行精准营销 , 通过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 实现获利 。
在线下 , 国美在2020年年报中提及了一个风险因素 , 就是其在传统便利区域的可租用物业减少 。 三至六线城市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商业流通程度虽然不及一二线城市 , 但在租赁场地选择、面积和租金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小城市回流群体的增多 , 家电零售在县域地区的市场潜力也在扩大 。 国美若能在布局核心城市的同时发力下沉市场 , 辅以低价折扣、以旧换新等促销方式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消费增量 。

文章插图
【国美电商的转型发展之路】国美亏损多年却依然坚挺 , 其实力和体量不可小觑 , 不过黄光裕“力争未来18个月内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宣言能否实现 , 还要看转型成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