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女性享受到了这项现代工业成果 。 卫生巾作为新生活方式之一,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产业本身的发展,多大程度是基于对女性需求的重视和满足,我们很难区分得出来,但历史就是这样发展下来的 。
失语的女性
一件奇怪的事情是,在中国,卫生巾无论是从生产、销售、还是推广,背后的有力推动者都鲜少有女性,而女性本身似乎只出现在使用者这一环 。
【中国的卫生巾是哪一年出现的(卫生巾的历史演变)】类似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世界范围内 。
世界上第一片一次性卫生巾诞生于1920年的美国高洁丝公司,在高洁丝的官网上,有一张四位男性创始人坐在椅子上的照片,旁边堆满了高洁丝卫生巾的产品盒子 。
1929年,一位叫哈斯的男医生发明了卫生棉条的雏形 。
电影《印度合伙人》里,作为丈夫的男主角承担了卫生巾的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全部业务,最后卫生巾让他走上了联合国的舞台 。
这听起来是很典型的工业时代的故事 。 不得不说,这些出自男性之手的工业用品解放了女性 。 在这个过程中,仍少不了男性对这个用品发表意见,这些意见也成为卫生巾历史的一部分 。
在美国,一开始能成为专家来指导月经的都是男性医生,他们教年轻女孩们如何在月经时适应社会,给出的方法是——保持清洁和低调 。 从这个角度看,月经无疑一场“卫生危机”,你要低调地谨慎地安全度过 。
保守的医疗界曾经担心卫生巾会摩擦到女性阴蒂从而刺激女性性欲,而卫生棉条就让人担心了,这可能会改变女性对自己阴道的观念 。
1985年的时候,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很激进的广告——ob卫生棉条 。 在人们还不知道卫生巾是什么的时候,要放置入体内使用的卫生棉条对国人来说实在是骇人听闻的 。
广告里,一位穿着裙子的女性坐在秋千上,头发随秋千而飘荡起来,旁边醒目的文字写着:“带给我舒适和自信” 。
制作这个广告的是刚从日本学市场营销回来的任小青先生,市场营销和那个时候的中国还产生不了太多联系,任小青正百无聊赖之际,有人告诉他工厂里积压了很多ob卫生棉条 。 他拿着这个强生公司跟北京国棉三厂合作的小玩意儿回到公司,广告行业的同事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这样的一个广告,无疑就是属于“黄赌毒”范畴内的了 。
任小青觉得这个广告或许早出现了30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社会造成了一种对立 。 做这个广告的时候,他到处碰壁,连最后找到的女模特都是一位日本人 。
放在今天的中国看,卫生棉条仍然只有2%的女性在用,在那时候却产生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 在任小青的广告出来之后,消费者拿着广告册子,听着电视上北京妇女医院的专家讲解,在ob棉条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龙 。
美国在1980年代,就有超过80%的女性使用卫生棉条,它极大程度改变了女性的月经期生活状态 。
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比赛中提到自己的正处于经期,让公众大吃一惊,“原来来月经的时候可以游泳”?这就要多亏了卫生棉条,从前,一些女运动员会曾在比赛前夕服用避孕药以改变自己的经期 。

文章插图
但即便到了现在,卫生棉条在中国看起来仍然是一个激进的女性用品 。 在知乎上,仍有男性提问:“女朋友用卫生棉条,我是不是应该和她分手?“
从禁忌符号到漂亮的商品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红利之一,是到2016年,中国女性卫生巾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6%,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