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和百度为什么打架?谁赢了?( 三 )


【360和百度为什么打架?谁赢了?】“3B大战”延续至今
2012年“828夜战”打响后 , 宜搜CEO汪溪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 , 与“3Q大战”“二选一”、速战速决的打法不同 , “3B大战”将是“小刀刮肉”式的持久战 。
此话一语成真 。 “3B大战”引发了多起诉讼 , 双方互有胜负 , 延续至今 。 2013年10月 , 360起诉百度不正当竞争 , 此案至今仍在二审之中 。
但360起诉百度Robots协议设置不合理 , 则将“3B大战”的层次从商战拉升到了互联网规则层面 。
此案的争议焦点为:百度通过设置Robots协议的方式限制360搜索引擎抓取其相关网页内容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
在法律界 , 形成了完全相反的观点:有人认为如何设置Robots协议是百度的经营自由 , 有人则认为Robots协议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信息共享 , 应该保障互联网的开放、公平 。 最终 , 法院采纳了后一种观点 。
在判决书中 , 法院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 。
如果把网站比作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 , Robots协议就相当于在博物馆入口处悬挂的提示牌 , 告知游客哪些区域不对外开放 , 如:“本馆三楼301-302室正在装修、四楼为办公区 , 谢绝参观” 。
提示牌的目的并不是限制游客的正常参观活动 , 而是通过提示游客哪些区域为非参观区 , 从而引导游客更有效的参观游览 。
提示牌的内容对所有游客应一视同仁 , 如果要禁止某一类人进入参观 , 则需要有合理、正当的理由 , 如可基于安全的考虑 , 禁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入参观 。 在缺乏合理、正当理由的情况下 , 禁止某一类人进入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参观显然是不合理的 。
2012年11月1日 ,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牵头组织下 , 十二家互联网企业签署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简称《自律公约》) 。 该公约第八条规定:互联网所有者设置机器人协议应遵循公平、开放和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 , 限制搜索引擎抓取应有行业公认合理的正当理由 。
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法院认为 , 任由互联网公司设置Robots协议会导致以下后果:
第一 , 影响了360搜索引擎的正常运行 。 百度对Robots协议的设置方式导致360搜索引擎无法抓取其相关网站的网页内容 , 使得360搜索引擎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 从而直接影响360搜索引擎用户的上网体验 , 进而可能导致360搜索引擎的网络用户流失 。
第二 , 损害了相关消费者的利益 。 影响网络用户对360搜索引擎使用体验的同时 , 迫使存在相关信息检索需求的网络用户不得不更换其他搜索引擎 , 从而影响网络用户自主选择的决定权 , 增加了选择成本 。
第三 , 将导致360搜索引擎与百度之间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的“此消彼长” 。 用户放弃使用360搜索引擎 , 在导致360搜索引擎的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的同时 ,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度搜索引擎的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 。
事实上 , 包括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内的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拒绝采纳Robots协议作为行业标准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少数行业巨头可能会利用Robots协议本身的漏洞而将其作为垄断的工具 。
第四 , 有违公平竞争原则 , 扰乱了正常的互联网竞争秩序 。 百度对Robots协议的利用方式 , 是将其他经营者区别对待 , 此种有针对性、歧视性的设置方式 , 有违公平竞争原则 。 此种行为与互联网发展普遍遵循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原则不符 , 若任由其发展 , 可能导致同行业经营者的效仿 , 从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