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让孩子读课外书 , 很多家长直接对牟雪菊说:“课内知识都学不好 , 怎么还有时间读课外书 , 能把课内的知识学好就不错了 。 ”余美美也曾被家长问:“读这些课外书 , 有什么用?”
困境再深一层 , 在于孩子们缺乏优秀的“阅读领路人” 。
201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西溪中心小学的余美美 , 在走进教室的时候 , 发现一角的绿色大书柜 , 已经躺着许多北京慈弘基金会捐赠的图书 。 但问五年级的学生会不会读课外书时 , 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不会看” 。 这些五年级的孩子们不仅没有将教室的图书资源用起来 , 连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都没有掌握 , 写作文也非常吃力 , 更不要说养成阅读习惯了 。
尽管余美美一直想要改变班上孩子的阅读现状 , 但有时感到自己受视野、思维局限等因素 , 缺乏好的方法引导学生 , 也会陷入苦闷 。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曾指出 , 一些乡村教师自身的阅读积累、阅读相关能力及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缺乏有效的、多元化的方式方法 , 在阅读延伸活动的规划和阅读课程的设计方面 , 也较为缺乏系统性、专业性 ,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 , 更是难上加难 。
这意味着 , 无书可读 , 其实是乡村儿童在阅读时面临的最浅层困境 , 要真正改变乡村儿童阅读现状 , 除了要为孩子们送图书“硬资源”外 , 让当地教师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 , 提升“软实力”更重要 , 却也更困难 。

文章插图
迈出第一步
【一书难求,乡村儿童的阅读困境】一部分老师已经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只有改善了图书资源 , 才能再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 牟雪菊找到了此前曾联系过的“悦读成长计划”公益项目负责人寻求帮助 。
“悦读成长计划”这一项目由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于2010年发起 , 目前以腾讯公益为主要募捐平台之一 , 从图书资源、阅读激励、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出发 , 致力于系统性解决教育欠发达地区儿童的阅读问题 。
此前慈弘已经在临洮县部分学校开展了公益服务 , 双方进一步沟通后 , 到2020年秋季时 , 椒山小学就正式获赠了第一批图书 , 加上学校采购 , 全校图书存量有7000多本 , 1500多个学生平均每人4-5本左右 。 孩子们的图书资源情况终于有了相对改善 。
有了书 , 牟雪菊还一直坚持参加公益项目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 并把所学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
接下来一年时间里 , 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 牟雪菊在班上坚持每日诵读活动 , 每月共读一本书;为改善家长的观念 , 牟雪菊定期召开家长沟通会 , 给家长普及阅读的重要性 , 让他们配合做学校的教育工作 。 到了假期 , 牟雪菊也没有放弃 , 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进展、读书计划和读书笔记 , 激励更多学生坚持阅读 。
余美美也是如此 。 为了利用起教室的图书资源 , 在每周语文早读的前十分钟 , 余美美会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看过的书籍 , 激发阅读兴趣 。 每天午休前二十分钟 , 通过“师生共读”的方式和孩子们读同一本书 。 余美美还采用了小组合作读的方式 , 让5-6人共同读一本书 , 在小组内讨论疑问 , 表达想法 , 让孩子在读书时不孤独 , 有“知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