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为了把阅读的理念根植在孩子们心里 , 余美美更是见缝插针 , 用鲁迅、沈从文、林清玄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递观念:读书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 这一过程很漫长、很苦 , 但必须要坚持下来 。
变化在悄然发生 。
最明显的是 , 孩子们的阅读主动性被启发出来了 。 让余美美印象最深刻的是 , 班上有个小朋友看到“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想象习作后 , 得知了《会飞的教室》这本书 。 她非常想拥有一本 , 父亲同意了给买 , 但不会网购 , 找到余美美 , 拜托她帮忙从网上下单 。 看到孩子们主动获取阅读资源 , 余美美感到了一丝欣慰 。
到2021春季学期结束时 , 牟雪菊发现 , 在读物选择上 , 孩子们已经进入到广度和深度逐步递升的过程当中 。 一开始时 , 学生们只读一些国内相对较浅显的故事书 , 如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的童话故事 , 到后来 , 也开始读一些外国文学 , 比如《绿野仙踪》、《茶花女》等 。
坚持阅读 , 也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
牟雪菊班上的孩子刚升学时 , 分享的读书观点非常内敛 , 甚至可以用羞涩来形容 , 但到2021年班级举办的野外读书会上 , 大部分孩子们都能清晰地表达观点 , 甚至可以侃侃而谈 , 有些学生还能够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知识 , 互相分享切磋 。
体现在成绩上 , 她班上那个过去三科共考50多分的学生 , 到三年级结束时 , 至少语文一科的分数已经能够达到六七十分 。
让牟雪菊感触最深的 , 还要属学校选拔主持人、解说员 , 她发现 , 最后被选拔上的往往是这些阅读量丰富、阅读习惯好的学生 。
有这些变化看在眼里 , 家长们发现了读书之利 。
牟雪菊开第一次家长会时 , 让孩子们展示诵读 , 家长们发现只有个别学生敢于站起来、读出来 , 到后来每一次家长会 , 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站到台上来诵读 , 大家一起读的时候也能够读得越来越好 。
看到诵读得好的孩子在台上的耀眼表现 , 家长们发现 , 之前除了做作业外在家几乎不看书的孩子 , 也开始主动看书了 , 家长自己也跟着重视起孩子的阅读情况 , 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 。

文章插图
改善乡村儿童阅读现状 ,
是一场持久战
通过一年时间的实践 , 牟雪菊已经看到了班级发生了变化 。 但她依然清楚 , 椒山小学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在阅读现状上 , 差距依然很大 。
过去一年 , 牟雪菊自己的工作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 , 目前班里的图书资源以故事类为主 , 科普、名著类的书籍依然比较匮乏 。
与此同时 , 她自知阅读方法的教学也与一线城市老师有较大差距 。 在“悦读成长计划”项目的教师培训过程中 , 她发觉一线城市老师已经能够进行主题式、研究式的阅读教育 , 而自己作为孩子们阅读的领路人 , 更需要补足先进的阅读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