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黄鹤楼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决定兴建长江大桥时就已提出来了 。 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 。
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 。
新楼5层,高51.4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 。 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鹊楼)之一 。 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 。 始建于唐 , 清同治六年(1867)再建 。 因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而出名 。 纯木结构,重檐盔顶,主楼3层,通高19.72米,黄色琉璃瓦顶 。 全楼衔接对榫,不用一钉 。 内藏 12 块檀木板刻《 岳阳楼记 》全文,为清乾隆时名书法家张照所写 。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 位于江西南昌市赣江边 。 唐永徽四年(653) ,高祖子滕王李元婴督洪州时营建 ,并以封号为名 。 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 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 ,屡毁屡建 ,1926年为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 。 后又重建 。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 楼址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历代屡毁屡建,1884年最后一次焚毁 。 历代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均有题诗 。 1985年,在蛇山的高观山西坡重建,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 颇具民族风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 。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 。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在此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佳句 。 岳阳楼诗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