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余温未退 , 又一个盛大节日“黑五”扑面而来 。 为了满足国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 跨境电商们也瞅准机会纷纷推出重磅促销 , 想从中分一杯羹 , 以期笼络更多用户 。
“黑五”的说法来自美国 , 本是指每年感恩节之后的第一天 , 即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 。 在这天 , 美国商场都会推出大量的打折促销活动 。 电商兴起后 , “黑五”便演变成了规模更大的消费狂欢节 , 活动时间也被拉长 。
然而在国家出台相关跨境税收政策的背景下 , 在资本寒冬可能无法温暖跨境电商的窘迫下 , 跨境电商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 或者说跨境电商到底有没有未来呢?
消费升级时代来临 , 跨境电商是国民刚需
今年双11前夕 , 一份基于全国的调研报告显示 , 在所有被调查的消费者中 , 超八成受访者都有海外购物需求 , 其中超过七成的人最近半年内都有过海外商品购买经历 , 这个比例较2015年略有上升 。 报告还显示在各种海淘渠道中 , 电商网站的跨境电商平台已成为最主要的购买渠道 。 天猫、淘宝、京东和亚马逊四大传统电商的海淘频道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
随着目前国内经济基数的大增长 , 必然会影响到消费的增长 。 同时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 , 消费升级也会带来新的需求 , 这种新的需求有部分是国内商品满足不了的 , 这就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机会 。 虽然电商网站的海淘频道在所有渠道中占比最高 , 但依然被代购、亲友代买、旅游购买等分流了近一半的业务机会 , 因此跨境电商依然存在很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
平台型PK自营型 , 跨境电商哪家强
跨境电商这一市场 , 可以分为平台型和自营型两大类 。 平台型的代表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 , 以及京东全球购、苏宁海外购等;自营型的代表则包括网易考拉、亚马逊海外购 , 还有众多创业公司做的垂直型跨境电商 。
这两类的主要差异在于 , 平台型跨境电商的供应商来源相对更宽泛 , 品类上更加丰富 。 而自营型跨境电商虽然在品类扩展的数量和速度上相对平台型不太占优势 , 但是可以全程参与和把控供应、仓储、物流、交易和售后等跨境交易的全过程 。 目前来看 , 亚马逊在物流和供应链上都有优势 , 但问题在于推广较弱 , 即流量端偏差 , 天猫国际和京东则在流量端有优势 。
顺应大趋势 , 跨境电商也得玩造节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 , 下半年一直都是重要的发力点 。 比如今年双11前夕 , 亚马逊中国高调推出Prime会员 , 网易考拉启动首个“洋货”双11 , 更包括即将到来的“黑五” 。 受双11的培养 , 中国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在这期间集中大量消费的习惯 , 跨境电商的参与也是顺应了国内形势 。 通过蹭热点节日来刺激销售 , 会比在平日单纯投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更好一点 , 从而促进自己营收的增长 。
但就该市场而言 , 最终只有少数跨境电商能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 因此 , 除了一味的造节 , 运用各种组合券、满减券、返现等营销手段之外 , 也要真正给足用户优惠 , 不能仅仅追求华而不实的活动形式 , 这样道路才能走的更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