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红书的优势不再 , “独角兽”该何去何从?
1、政策紧缩 , 打击力度大:4.8新政风波之后 , 跨境电商一片荒凉 , 当政策红利的消失 , 小红书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 五一之后的郑州保税仓已经一片萧条的景象 。 之后 , 小红书寻求转机 , 大量增加香港直邮渠道 , 规避风险、降低成本 。
2、内容成为跨境电商的标配:当下各大跨境电商都看到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 , 内容为王的时代就要到来 , 但是这对于小红书来说 , 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 毕竟这样一来 , 小红书所存在的内容优势将不复存在 。
小红书自画像(极光数据提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二、买手制跨境平台盈利难?
洋码头作为买手制跨境电商的领头代表 , 可以说得上是跨境电商的资深玩家了 。 于2011年诞生 , 也是第一个提出“买手经济”概念的跨境电商 。 目前洋码头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状态 , 但是之后可能会趋向紧缩 。
洋码头的市场渗透率近四个季度的峰值在2015年12月 , 之后持续处于下降状态 , 根据极光的数据显示 , 洋码头8月的市场渗透率为0.07% , 安装用户量为45.5万人 。

文章插图
在新增用户方面 , 洋码头为庆祝成立六周年上线“全球折扣扫货季”活动 , 在8月18日至8月26日 , 活动最后一天新增用户数量激增 , 从今年5月12日至9月11日 , 洋码头日均新增用户数量为4906人 。

文章插图
同时在5月13日—8月12日30日 , 用户流失率为50.68% , 意味着洋码头的新增用户中有超过一半的用户会在一个月内卸载洋码头 。
买手制“祸福相依” , 洋码头能否盈利?
1、买手制与买手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买手制来说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买手这一环节了 。 雨果网获悉 , 洋码头平台目前共有2万以上的买手 , 分布于六大洲 。 但是这些买手的质量却良莠不齐 , 洋码头无法对其销售的商品直接监管 , 往往造成用户对洋码头的操作以及商品质量存在质疑 。
2、盈利几何:洋码头的模式属于C2C+B2C平台 , 但是没有对卖家收取广告费、平台服务费等其他费用 。 那么洋码头是依靠物流业务在盈利嘛 , 这还值得继续探索 。
洋码头自画像(极光数据提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三、自营化与平台化的较量?
目前市面上纯自营的电商已经不存在了 , 虽然蜜芽和网易考拉成立之初 , 就表示纯自营的商品质量有保障 , 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逐步发展 , 自营化电商也开始转型了 , 其中以网易考拉为例 。
在2015.11—2016.08期间 , 网易考拉发展势头良好 , 截止至8月最后一周 , 网易考拉的市场渗透率为0.24% , 安装用户数量为161万人 , 网易考拉8月安卓端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5万人 。

文章插图
在520大促、618大促和818洋货节前后 , 网易考拉的新增用户数量飙升 , 活动宣传效果显著 。 从今年5月12日至9月11日 , 网易考拉日均新增用户数量为15890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