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海关总署正通过推动东部转型升级, 引导转向中西部, 简政放权等多项举措, 力推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
据海关统计, 今年1-9月, 我国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9% 。 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5.16万亿元, 同比下降7%, 下降的幅度比外贸整体要大, 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4%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 今年1-9月实现进出口2.78万亿元, 同比略降0.4% 。
孙毅彪分析加工贸易负增长的原因指出, 一是从外部看,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外需不振, 影响我国出口 。 世界银行将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2.9%下调至2.4%, 世贸组织9月最新预测也将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从2.8%下调到1.7% 。
二是面临来自西方发达经济体高端制造业回流, 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业的双重挤压 。
三是我国加工贸易自身也需要转型升级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劳动力、土地、国际市场的红利都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现在对于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因此加工贸易需要有一个转型过程 。
四是贸易摩擦 。 据商务部统计, 今年1至8月,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80多起贸易调查, 金额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
不过, 他也指出, 加工贸易增速下滑, 但是结构在发生变化 。 现在的加工贸易内源化、本地化甚至国产化率在加大 。 例如, “昆山地区加工贸易企业, 95%零部件国内采购在本地完成, 由于国产化率高, 依赖于进口的就少了 。 从结构上来说, 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 ”
“海关通过创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模式,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贸易业态发展 。 比如, 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1.12亿票, 进口总额达173.1亿元 。 ”孙毅彪表示, 以此来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
此外, 据介绍, 今年前三季度, 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值到2.66万亿元, 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1.6% 。 加工贸易增值率由1996年的35%上升为2015年的80% 。 前三季度,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0.8%, 占全国的比重从2010年的4.4%上升到15.4%, 提高11个百分点 。
据孙毅彪介绍, 针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 海关采取了多项措施, 包括简政放权, 给企业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环境;推动东部转型升级, 将东莞和苏州设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 重点是从原来的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转变;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贸易业态给以相应措施, 尤其对于品牌建设, 给予保税政策和全力支持, 鼓励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等 。
对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相关政策, “向中西部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 保留企业原有信用类别不变, 如果企业设备原材料转移, 采取减半甚至是减免保证金等措施, 让企业有更加宽松的环境 。 鼓励发展绿色加工贸易, 即优化产业结构 。 也有一些是可以放开的, 包括机电等等 。 因为现在加工贸易中, 机电类产品占到八成以上, 是加工贸易的主体 。 ”孙毅彪说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跨境保税进口额173亿元】本文"海关总署:前三季度跨境保税进口额173亿元"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19927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