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 对于另一些比如视频中有更多细节呈现 , 画面信息量更丰富 , 或是原本就使用了更好的设配进行拍摄的视频创作者来说 , 能让观众在体验更好的播放端观看自己的视频 , 本身就是他们身为创作者的潜在诉求 。 就像罗晓想让更多老年人看到自己的科普视频 , 大屏放大的 , 其实是内容本身的传播度和价值 。
而另一方面 , 虽然中视频在电视端播放时长占比的增长可能让很多人惊讶 , 但这一现象事实上正和互联网电视近年来的增长趋势相吻合 。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计数据 , 2020年 , 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数和终端规模均创新高 , 用户数已达9.55亿 , 终端激活规模约为2.95亿台(其中智能电视激活规模已超2.5亿台) 。 而且很重要的是 , 电视观看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 有天然的分享和社交属性 , 对很多人来说 , 有电视才有家的感觉 , 这也是现在很多人依然在看电视的原因 。
对于视频创作者而言 , 大屏端用户的增长也意味着能多一份收入来源 。
比起短视频 , 时长更长、信息量更丰富的中视频往往有着更高的创作门槛 , 相应地内容制作成本也会更高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能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对中视频创作者来说尤其重要 。
一个宏观的数据是 , 广电总局统计2020年互联网电视广告运营总收入达121亿元 , 并预测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153亿元 , 到2026年商业化运营总收入有望达776亿元 。 尽管具体要怎么围绕大屏帮助创作者创收 , 平台依然在探索阶段 , 但至少已经给出了诚意——据任利锋表示 , 西瓜视频未来会将电视端的流量也纳入到中视频伙伴计划的分成中 。
说了这么多大屏对创作者的利好 , 西瓜视频又能从中“捞”到怎样的好处?
其实对于西瓜视频这样以创作者为中心的PUGC平台 , 加码大屏还有一个潜在的目的——吸引更多专业视频制作方 。 这些专业制作方的内容原本以大屏为主要播放渠道 , 大屏端的内容在过去也几乎是被他们垄断 , 而一旦西瓜视频能够在大屏端有好的表现 , 也能在吸引专业制作方的同时 , 帮助他们的内容更顺畅地向移动端的手机小屏分发 。
而就像前文提到的 , 反过来讲 , 一些从“小屏”生长起来的非专业制作方 , 也就是许多对内容有要求和探索但难以达到专业级制作水准的普通视频创作者 , 也可以享受到平台打破中小屏壁垒的好处 , 让自己的内容更好地向大屏分发 。
从这一点来说 , 西瓜视频加码大屏的意义更多在于“打通”中小屏 ,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大屏“拓展” 。
不只是“服务创作者”
近两年西瓜视频在“服务创作者”上做了不少努力 , 而其重视创作者的一大体现在于 , 能让创作者看到许多物质上的回报 。
不管是在2019年回归PUGC内容的西瓜视频针对Vlog内容推出“万元月薪”计划 , 投入百万创作基金 , 还是同年的“扬帆计划”上线如内容导购、付费专栏等变现方式 , 又或是去年10月任利锋宣布未来一年平台将至少拿出20亿补贴中视频创作者 , 西瓜视频其实都是在用为创作者提供更好、更多元的变现方式来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诚意 。
而最近的一次大动作是今年6月刚刚推出的“中视频伙伴计划” 。 这一计划的一大核心内容是“多平台分成” , 即中视频创作者在加入该计划后 , 能够同时在西瓜视频、抖音和今日头条三大平台获得流量收益分成 , 这也是抖音首次开通流量分成计划 。

文章插图
相比于阶段性的资金扶持 , 流量分成的方式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更直接、稳定和公平的变现方式 , 意味着只要视频内容足够好 , 就可以获得好的收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