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


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

文章插图
如果要为西瓜视频近一年来的动作提炼出一个关键词 , 那一定是“服务创作者” 。 而种种迹象表明 , 西瓜视频对于创作者的关注还远没有结束——当然 , 也不会结束 。
9月15日 , 西瓜视频专门面向创作者举办的“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简称西瓜PLAY大会)在四川九寨沟举行 。 这场活动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动向是 , 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宣布 , 未来西瓜视频将加码对“大屏”的投入 。 这里的大屏 , 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视、电视盒子和投影等等产品 。 用任利锋的话说 , “中视频已经迎来多屏时代” 。
此时距离“中视频”的提出才刚刚快满一年 。 同样是在去年10月举办的西瓜PLAY大会上 , 西瓜视频首次提出了“中视频”的概念 , 并将之定义为“1-30分钟时长、横屏模式、PGC生产为主”的视频类型 。
说来也新鲜 , 彼时人们理解中的中视频的主要载体还是手机 , 也许还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在今天 , 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屏会成为用户观看中视频的重要途径 。 任利锋在西瓜PLAY大会的演讲中展示了这样一张图 , 在图片显示的西瓜视频各渠道播放时长占比中 , 中视频内容在电视端的时长占比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21.1% , 已经增长到了今年二季度的35.33% 。
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

文章插图
所以可见 , 西瓜视频这次会选择加码大屏 , 并不是没有依据 。
就中视频的概念本身而言 , 其实自提出之后便在业内有诸多争议 , 譬如这是否是个伪命题 , 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如何等等 。 就在外界还在对问题争论不止的时候 , 西瓜视频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未来 。 加码大屏 , 西瓜视频其实想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中视频可以有更多新的外延 。
西瓜视频正在试图打破中视频观看场景的边界 , 当然更重要的 , 还有大屏带给创作者的更多可能性 。
【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大屏能给创作者什么?
那么大屏和创作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李永乐老师是许多观众都知道的知识科普类视频创作者 , 清华北大双学位、在人大附中做物理老师的他因为在网上对科学知识通俗幽默的讲解成了一名“网红”老师 。 过去一个月 , 他的视频在电视端的播放量高达2663万——已经超过了全部渠道总播放量的50% , 2329万的手机App端的播放量则被挤到了第二 。
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

文章插图
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播放表现至少能够说明 , 有一部分中视频内容的确更适合在大屏播放 。
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在安排孩子上网课时 , 都会把视频投屏到电视上 , 来给孩子营造一种更像在现场上课的感觉 , 很多观众在电视端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时也大抵出于相似的考虑 。 而除了像李永乐老师这样的教学视频 , 还有不少中视频是观众更愿意在电视观看的 。
罗晓是一名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医生 , 他在西瓜视频上以“罗夕夕博士”的网名做这一疾病的相关科普 。 因为视频内容本身的特殊性 , 罗晓有不少老年人观众 。 不用说 , 比起智能手机 , 老年人对电视的接受度普遍更高 , 如果能让老年人在电视端更方便地看视频 , 罗晓所传播的内容大概率能帮助到更多人 。
这一次,中视频为什么盯上了大屏?

文章插图
“对一些像罗夕夕博士粉丝这样的用户 , 甚至创作者来说 , 屏幕更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 ”任利锋这样认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