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家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落户杭州综试区

跨境电商发展得怎么样
首次用数据说话:很繁荣
去年年底跨境电商指数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 上个月开专家论证会并最终通过 。 “跨境电商指数的发布属全国首次 , 没有样板可以学 , 这体现了综试区先行先试的精神 。 ”佟桂莉说 。
据了解 , 杭州跨境电商综合指数体系是基于广义统计指数理论 , 利用统计调查、统计评价等技术构建的多层次指数计算模型 , 是基于代表性样本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编制的统计指数 。
根据实际需要 , 课题组提出了“1+3”的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指数体系 。 1是指综合发展指数 , 这是一个反映全局的总指数;3是指分别反应跨境贸易中关键的三个要素——价格、信用与景气的专项指数 。 目前已经完成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指数与景气指数的编制 。
综合发展指数从整体上反映杭州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规模、生态结构、企业成长、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等内容 , 以2015年10月份的水平为100 , 指数值越大 , 说明发展水平越好;景气指数采用景气调查法师 , 从要素供给、市场需求、经营效益以及总体经营判断等四方面编制 , 指数值大于50 , 表明景气处于扩张状态;指数值小于50 , 表示景气处于回落状态 。
以2016年6月为例 , 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发展水平继续提升 , 当月杭州市跨境电商发展总指数为166.03点 , 环比增长了7.45个百分点 , 保持逐月连续增长态势;跨境电商企业景气程度较高 , 环比景气总指数为51.99点 , 同比景气总指数为54.11点 , 预期景气总指数为52.02点 , 无论是环比、同比 , 还是预期口径 , 均处于景气繁荣线50点以上 。
从指数的发展看 , 杭州综试区快速发展引领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 杭州综试区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活力尽显 , 跨境电商平台纷纷集聚 , 跨境电商生态圈正在形成 。
通关从4小时变成10分钟
综试区为外贸发展提供新动能
去年3月7日 , 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 综试区成立之后 , 着眼打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通道 , 培育跨境电商发展新动能 , 杭州的跨境电商取得了快速发展 。 今年上半年 , 杭州外贸逆势上扬 , 增长了8.9% , 增长部分主要就来自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 。
一年半来 , 杭州综试区的发展变化可以用一组数字来体现:杭州综试区先后出台了两批86条制度创新清单 , 制定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B2B认定标准和申报流程;通过单一窗口通关 , 时间从4月份的4小时 , 缩短到了目前的10分钟;开展了2轮跨境电商B2B专项行动 , 推动杭州超过4500家的外贸企业上线经营 , 3521家杭州外贸企业达成线上交易新实绩;专业园区建设也很快 , 目前线下共有12个产业园 , 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 1630多家入驻企业 。 已有675家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落户杭州 , 其中龙头企业163家 。
此外 , 白皮书也透露了接下来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的工作重点:建立起整个跨境电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的服务贸易;将杭州300家企业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跨境电商等 。
现在的杭州不仅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本土跨境电商龙头 , 京东、敦煌网、大龙网、中国制造网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纷纷抢滩入驻 , 亚马逊、谷歌、ebay等国外电商巨头也抓紧在杭州设立项目或开展合作 。 跨境电商“最优生态圈”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 杭州综试区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点领域和良好示范 。
“杭州一共有7000多家外贸企业 。 到目前为止 , 将近三分之二(超过4500家)的外贸企业上线经营 , 累积一半的杭州外贸企业(3521家)在线上接到新客户、新订单 。 ”在杭州市委常委佟桂莉眼中 , 跨境电子商务成了杭州企业转型升级的必选项 。 作为先行先试的新生事物 , 杭州综试区边试验边总结 , 昨天全国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 , 用数字告诉你 , 综试区发展怎么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