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么形成的简答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四 )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

25.什么叫“南北地震带”?

从我国的宁夏 , 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 , 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 , 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 , 简称南北地震带 。 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 , 向南可到缅甸 。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简答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会地震 ,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现代科学对地震的成因作了以下解释: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 , 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 , 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 , 这就是地震 。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

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 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 , 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 , 乃至破裂 , 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 , 就引起大地震动 , 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 , 占地震总数90%以上 。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 , 由于大量岩浆损失 , 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 , 出现空洞 , 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 。 这类地震数量不多 , 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 。 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 规模小 , 次数更少 , 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

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是由于人工爆破 , 矿山开采 , 军事施工及地下核试验等引起的地震 。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 , 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 , 主要有水库地震 , 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 , 核试验引发地震 , 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 。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 , 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 , 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 , 该点称为震源(focus) 。 振动从震源传出 , 在地球中传播 。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 能引起巨大的波浪 , 称为海啸 。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 ,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 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

【地震现象】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简答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发生时 , 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 , 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 , 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 , 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 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 , 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 , 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 , 造成人畜的伤亡 , 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 , 70%~80%的建筑物倒塌 , 人员伤亡惨重 。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 。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 , 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 , 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 , 旧金山大地震) 。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 , 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 , 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 , 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 , 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 。 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 , 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 , 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 , 或隆起 , 或沉降 。 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 在现代化城市中 , 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 。 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 在山区 , 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 , 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 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 , 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 , 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 , 顺山谷下滑 , 远达5千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