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时候则是供需对于成本结构的影响 。 同样是特卖模式 , 唯品会销售的是一线品牌的尾货 , 折扣空间较大 , 靠运营利润支撑了一家数十亿美金的中型公司;而跨境电商所销售的爆款 , 对上游供应商毫无控制力 , 反而在大促时各个电商平台为了备货 , 大幅的抬高了采购成本;对于非标品而言 , 产能同样是个问题 , 海外很多品牌是充满情怀和工匠精神的家族作坊 , 跨境电商并不能反向改变他们的产能和对市场的认知 。
一边在不断提高采购价格 , 一边在不断流血促销 , 都是为了抢用户全年两万元的消费额度 。 蜜淘尸骨未寒 , 跨境电商整个行业又重启自杀模式 。
智猪博弈 , 终局是剧终?
博弈论经济学中 ,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 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 , 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 , 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 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 若大猪先到槽边 , 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 , 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 , 收益比是6∶4 。 那么 , 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 , 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
跨境电商政策日趋成熟 , 从取消税收免征额到正面清单 , 创业公司在应对市场、资本、政策各种变化之际 , 巨头也悄然进场 。 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国际、网易考拉 , 一个个都是多金且不缺流量的玩家 。 在巨头切走80%市场份额的格局下 , 创业公司去做用户教育 , 无异于智猪博弈中去按按钮的小猪 。
“垂直电商因购买频次低、场景不丰富、用户黏性差 , 一直为行业所诟病 , 彼时凡客融资至F轮 , 增速一时无二 , 势头凶猛 , 最终却难逃魔咒 。 环顾今日这些跨境电商 , 论运营的精细化程度、平台的知名度、产品的渗透率 , 谁敢说比之前的凡客强 。 ”
【跨境电商重启”自杀”模式!】“当大家都在讨论跨境电商的终局如何时 , 把自己包装成为独角兽并不聪明 , 严格意义上来讲 , 目前靠外部融资发展起来的母婴垂直电商还未出现独角兽 , 估值最高的上一轮是8亿美金 , 一家公司过度关注估值 , 而忽视基础的用户体验的改善 , 无疑会从根本上加速主营业务的沦陷 。 ”一位资深的行业观察人士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