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新政的机遇在哪里?】新税法实行的前一天晚上 , 有关部门制定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即所谓的“正面清单”出台 。 跨境电商销售清单上的商品 , 适用新税政 , 不属于这一范畴的其他产品则要按现行规定执行 , 即按照一般贸易的税制进口或者行邮税相关规定 。
按照目前公布的清单 , 现在在保税区销售的很多商品都不能继续销售 , 一些商品按照目前的条款也不能界定 。 像是自贸区进口的化妆品是否属于“首次进口”?“依法不属于普通食品除外”又依据什么来界定?这些都需要根据官方细则来解释 。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 保健品还有婴儿奶粉、化妆品等跨境最热门品类受到的影响最大 , 这些品类都被附加了限制条件 , 目前也还没有具体的官方细则出台说明到底是否还能继续通过保税方式售卖 。 坏消息是 , 在资深业界人士的解读中 , 基本上这些品类未来将按一般进口货物监管 , 这很可能意味着 , 绝大部分跨境奶粉、化妆品、保健品将不能再通过跨境保税方式售卖了 。
已经在保税区的大量婴儿奶粉、保健品等商品已经全面下架 , 比如之前的爆品德运奶粉 , 以后需要按照一般贸易的税制进口 , 现在在各平台已经全面下架 。 大家平常经常购买的除维生素之外的维骨力等关节保健、心脏保健等保健品以后也不能通过跨境报税的方式买到了 。
而且 , 税改新政之后 , 推行的通关单税对保税区来说 , 又是一大打击 。 通关单税相当于“通关单前置” , 这个规定转变了货物进入保税区的流程 , 以前货物进入保税区并不需要通关单 , 现在通关单前置 , 等于所有货物都要在进入保税区之前报关 , 那些只是经过保税区 , 经过拆分分拣要转移出去的货物就多了一道流程 。 而这样一来 , 之前设立保税区作为特殊监管区域的初衷就被推翻了 。
流程一旦回到以前 , 保税区将失去最大的优势——便利性 。 跨境电商从零售消费者那直接收单 , 再拼单采购 , 到保税区分拆发货的模式就走不通了 。 新税改后 , 拼单走保税区供应链形态不能继续 。 可以预见 , 保税区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力将直线下降 。
保税区模式占比下降 , 阳光直邮的比重则会持续上升 。 新政策下 , 直购商品税费和保税商品差别不大 , 原本因为价格原因选择保税商品的用户可能会转而接受商品链条可溯的直邮 , 而且还享受免于验核通关单的政策 , 大大推动海外直邮的清关速度 。 这样一来 , 保税区售卖和直邮的邮寄时间差缩短 , 用户体验差距缩小 。
而且 ,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 , 海外直邮商品本身在海外 , 不存在保税区模式的囤货压力 , 库存周转的空间也比较大 , 最起码不会像这次的液态奶等产品一样被动 , 面临不能销售就被销毁的巨大损失 。
而且随着税改之后增加的对保税进口商品的限制 , 品类的扩充也是直邮模式可以大作文章的地方 。 直邮可以更多地深入供应链 , 与当地品牌商直接合作 , 把更多的商品通过这种跨境直邮的方式传导给消费者 。
直邮之前做的更多是单价高、利润高的商品品类 , 而高价产品、对价格敏感度不高的产品 , 本身就没有那么紧张这次税改 。 这些商品也是未来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要扩充的品类 , 所以在不久的时间内 , 直邮和境内跨境电商平台会掀起对供应链的另一轮竞争 , 海外供应链能力就变的非常重要 , 产业链整合和向上游提升溢价能力 , 保持价格优势将是各大平台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 。 这方面有所突破的话 , 其实带给消费者的 , 可能是更优的跨境商品购买体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