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仓模式终结,部分电商或无货可卖

“20天后 , 可能这栋楼里不再有我们公司了!”
4月28日 , 距离4月8日跨境电商新政实施已经二十多天了 。 一家主打保税模式的跨境电商的副总裁张西(化名)坐在位于北京东二环的办公室里 , 眉头紧锁地对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说 , 如果20天后 , 政策不改变 , 他们就要面临无货可卖的现实 。
张西指的“政策”是按照跨境电商新政规定 , 正面清单以外的商品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要求提供通关单 , 部分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要在食药总局注册备案 。 “这一规定导致95%以上的保税商品无法进口 , 跨境电商只能依靠现有库存维持销售 。 ”
保税模式优势不再
4月8日 , 跨境电商新的税收政策正式实施 。 “其实税率的调整对我们影响不大 。 ”张西告诉采访人员 , 对他们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同时实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根据规定 , 只有这个清单上的商品能够按照跨境电商的税制来进口 , 其他产品则需按照行邮或一般贸易进口 。
张西表示 , 许多销量较大的化妆品和保健品都被排除在正面清单之外 。 而且清单还要求首次进口的化妆品要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规定 , 必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发的化妆品许可批件 。 换句话说就是目前在国内无代理商的国外化妆品和保健品无法再通过跨境电商的模式首发进入中国 。
张西的公司主营化妆品 , 而新政对化妆品的规定直接让他们面临着无货可卖的窘境 。 “虽然目前已获得进口许可批件的化妆品数量达到13.6万多种 。 但是其中近8万条已过有效期 。 剩余的5万多条对应的化妆品中 , 60%已过时退出市场 , 还剩2万多条信息对应的化妆品不超过3000个品类 。 ”张西告诉采访人员 , 如果只能卖这3000个品类的化妆品 , 那他们和商场专柜毫无差别 。
另外 , 清单外的商品如果按照一般贸易进口 , 需要走复杂的注册备案程序 。 “以保健品为例 , 目前在食药监总局备案的不过700多种 。 ”张西说 , 注册备案的困难 , 势必降低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丰富度和新品的更新速度 。
保税区员工锐减
一位跨境电商的负责人表示 , 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 , 除纸尿裤、枕头、水杯、奶瓶等少数非法检商品还能进口外 , 超过95%以上的商品已经不能进口 , 大量货柜开始积压在码头、空港 。 随着各家电商库存逐渐减少 , 从4月25日开始进口单量已经出现下降趋势 , 等库存售完 , 将出现无货可卖的情况 。
保税区仓库首先受到了影响 。 “新政实施后 , 郑州的保税区员工数量从原来的6000多人减少到不足1000人了 。 ”郑州保税区的一家电商负责人李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由于员工除了底薪 , 都是计件算工资 。 “现在没活干 , 他们也只能离职了 。 ”
李先生透露:“新政之前 , 我们每天有十几万的包裹发货 , 但是现在只有三万多 。 直接原因就是没有货了 。 ”截止到26号 , 他们的仓库里已经有600个产品没有货了 , 而这些是他们网站最畅销的产品 。
【保税仓模式终结,部分电商或无货可卖】受影响的还有这些电商的供应商们 。 张西告诉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 他们在海外的采购一般都是提前半年进行的 。 “我们在海外已经下了单、付了信用证的货价值15亿元 。 这些商品如果进不来 , 我们将面临违约赔偿 。 对海外的供应商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 ”事实上 , 这种冲击已经开始了 。 4月27日 , 在中国跨境电商上火爆的澳大利亚奶粉品牌德运股价暴跌42% 。 其CEO因此辞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