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规影响最大的, 还是“洋奶粉”以及跨境电商企业 。 根据新规,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 或者其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将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 由卫生计生委制定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 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新规除了对国内婴幼儿奶粉等商品标签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外, 对“洋奶粉”包装标签的要求也更高 。 业内人士表示, 新规进一步提高“洋奶粉”等产品准入门槛, 将对跨境电商带来冲击 。
新规后, 奶粉价格持续趋降
特殊膳食用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
根据新规要求, 企业在实施日期之前生产的食品, 可在食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乳业分析师霍晓娜分析, 受新规的影响, 企业前期采购的婴幼儿奶粉包装必须在7月前生产完毕并上市销售;换包装也需要尽快消化 。 因此, 除了此前中国市场需求增速疲软、库存压力大等原因, 新规实施也成为国内婴幼儿乳粉价格继续趋降的原因之一 。
而受新规影响最大的, 还是“洋奶粉”以及跨境电商企业 。 根据新规,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 或者其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将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
据了解, 从跨境进口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到中国市场的“洋奶粉”, 并非所有产品都贴上中文标签:一些淘宝网、京东商城平台上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洋奶粉”, 并没有中文标签 。
业内人士介绍, 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 往往因为少量多次进口奶粉, 而拿不到跨国企业改变产品外包装的权利, 所以多采取在产品介绍页面用中文介绍或者贴防伪码的方式 。 但这一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跨境电商, 都有风险 。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 对于消费者来说, 如果没有正规渠道进口的相关证明, 想要鉴定产品的真假非常困难 。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也介绍, 在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宣布召回产品时, 如果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 中国子公司并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召回产品 。
而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 消费者实际上有权就预包装食品不符合规定问题提起诉讼 。
进口电商:新规影响还未显现
对于新规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海贸商学院首席顾问、进口电商实战派一线操盘手滕继伟认为, 目前来看, 新规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还未显现 。 笔者随机电话访问了多家进口电商平台, 他们均表示目前还未收到相关新规反馈报告 。
在滕继伟看来, “洋奶粉”产地在国外, 并非针对中国市场专门生产, 自然没有中文标识, 而且现在各个进口电商平台所有产品不是走正常进关手续, 也不是国内的公司, 产品均是从保税区发货或海外直邮 。 平台卖家提供的是一种“海外代购”服务, 并没有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自然没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
但新规对奶粉实体店的影响立竿见影, 计划开设O2O线下实体店的跨境电商也必然受到影响 。 对于线下实体店来说, 既然产品上柜销售, 就必须要有进口食品得海关证明、文件等, 必须要中文标识中文标签, 否则就不能销售 。
长远来看:重视法规, 提升供应链
近年来, “洋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2014年4月1日起, 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 不得在境内加贴 。 2014年5月1日起, 非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进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