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之外,多种心理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都对睡眠障碍具有明确良好的效果 。当然,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行为治疗或者物理治疗,都需要患者就医检查,明确睡眠障碍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合适的药物或其他有效措施治疗,才能既良好改善睡眠又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专家为您支招
睡眠占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是保证机体健康、消除大脑疲劳、保持良好情感体验和促进大脑高级思维功能处理的重要时间 。有关研究报道,睡眠状况与人类寿命具有密切关系,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都对寿命有直接危害 。
好的睡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如何建立和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呢?喻小念主任强调,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需求有异,但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 。
首先,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好睡眠的根本基础 。虽然人类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但长期过度压缩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危害无异于慢性自杀 。所以睡眠的时间必须足够,而且这个“足够”是指良好入睡的时间 。上床而长时间不能入睡是不能计入“入睡时间”的 。
其次,良好的睡眠节律是好睡眠的必须条件 。人类在进化中建立起了特定的睡眠生物规律,如果长期生活作息无序,必然导致无法获得良好的入睡启动功能 。最新的研究证实,日常睡眠节律紊乱,即使以补觉的方式,也无法使大脑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这反映在许多人平时睡眠不足,周末或假期大量补觉后,人的精神状态反而更差 。所以,好的睡眠节律是每日规律充足的睡眠习惯 。
第三,温暖、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好睡眠的重要保障 。外部环境的声、光、温度,甚至空间、色彩及卧具等都会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 。所以,努力营造一个符合实际条件,好的睡眠环境是值得努力的措施 。
第四,好心情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好的促进剂 。噩梦常常是白天紧张、焦虑、愤怒、压抑、嫉妒等各种负性情绪在人类的睡眠中的反映,是好睡眠的无形杀手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持续不良的梦境必然会影响睡眠中机体疲劳的消除,导致早起醒后的精神状态不良 。这也反映出绝大多数精神心理障碍者均睡眠不好的特点 。
专家简介:
喻小念,医学、心理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具有深厚医学、心理学素养及20余年临床教学经验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治,调节各种躯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田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