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已结束 , 国庆中秋假期 , 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 , 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 , 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 目前 , 12个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公布了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收入统计数据 , 人民网采访人员对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整理 , 其中5省份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 3省份接待游客总数超过5000万人次 。 各地充分挖掘文化内涵 , 推出丰富多彩的假日文化旅游活动 ,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2020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 国庆国内旅游收入多少】

文章插图
各省提供的数据显示 , 贵州以367.21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 , 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的5省份分别为贵州、河南、广东、湖北和福建 , 3省份接待游客总数超过5000万人次 , 分别是河南、湖北和贵州 。
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排行榜(统计中)

文章插图
(说明:表格采用的是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公开统计数据 , 各省市区统计涵盖范围或有不一 , 若有出入请及时与人民网旅游频道联系 。 联系电话:010-65363629 。 )
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文化遗产受游客追捧
这个假期 ,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 文物展陈不断创新 , 文博场馆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愿意到访的新空间 。 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屹立东方”等20多个精品展 , 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的时空漫游展” , 用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 。 文化遗产也受到游客追捧 , 多数游客愿意参与目的地文化活动 , 分享目的地美好生活 。 贵州丹寨把蜡染等非遗项目带进景区 , 吸引游客流连忘返 , 带动小镇的酒店和客栈入住率多日达到满房状态 。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 , 长假期间85.0%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 , 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 。 游览文博场馆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游客仍占多数 , 达66.5% 。
各大景区、主题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群众文艺表演 , 特别是艺术引领、科技支撑的旅游演艺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 武汉的《夜上黄鹤楼》、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唐追梦》、温州的《塘河夜画》、无锡的《运河夜游》、河南建业的《宋城千古情》等沉浸式夜间演艺项目广受游客追捧 。 上海、南京、福州等地推出的“博物馆奇妙游” , 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 , 延展了游客的体验时空 。 北京延庆的世园草莓音乐节平均票价300-400元 , 每天吸引00后的年轻人远道而来 , 也为流行文化的产业化运营和私域流量变现找到了新的消费场景 。
各地丰富假日文旅活动 乡村游、夜间游成热点
国庆中秋假期 , 各地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有序开放 , 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夜间旅游、田园旅游等成为假日旅游热点 。 充分挖掘文化内涵 , 推出丰富多彩的假日文化旅游活动 ,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兰州市举行中秋、国庆系列惠民演出 , 兰州老街成网红打卡地;酒泉敦煌举办月牙泉游客点亮闪光灯;众多游客预约参观南岭国家公园(筹)自然博物馆 , 博物馆日均接待访客超过200人次;惠州市叶挺将军纪念园、博罗县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等地成为游客红色旅游热门地;阳朔印象·刘三姐、桂林漓江千古情等旅游演艺备受欢迎;“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湖北省非遗“六进”活动 , 白花菜制作技艺、孝感雕花剪纸、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通山木雕、蕲春艾灸疗法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 向游客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 让游客尽情品尝、欣赏、体验和购买各种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遗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