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领域迎良机,市场规模达957.1亿元( 二 )


三、年底大促 , 跨境市场进入多维度竞争
跨境电商的促销大战在10月底就徐徐拉开了帷幕 , 京东全球购用国家馆的轮番抢购、秒杀活动来预热 , 天猫国际则启动了双11的预售 , 而网易考拉海购则宣布投入4亿资源打造“超级洋货节” 。
进入11月后 , 各厂商在双11的销售屡破纪录:天猫国际诞生了国内首个单日跨境破亿商家;京东全球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0%;网易考拉海购用23分钟超过去年双11全天销售额 , 并在凌晨1点突破1.5亿销售额 。
同时 , 更多的厂商也加入了黑五的火热狂欢:亚马逊海外购上线了“真黑五72小时狂欢”活动 , 并推出了Prime会员满200包邮的优惠;洋码头开启了“2016全球黑五狂欢节”;而小红书则上线了“红色星期5”的活动 。 另外 , 在12月 , 各跨境厂商也继续抓紧年底最后的促销窗口纷纷推出自己的双12活动 。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 , 跨境电商积极参与年底的大型促销活动 , 其所体现出的深层次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市场教育 , 网购用户在双11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网上消费习惯与需求 , 同时境外电商各色各样的黑五活动同样多方位的刺激着中国用户的需求 。 而跨境电商为了赢得用户流量、赢取用户好感 , 也需要从用户对价格、对品类的需求着手 , 紧跟行业市场节奏 , 策划出新颖独特的促销活动 。
2、价格依然是吸引用户最常用并且效率相对较高的手段 , 特别是有众多销售渠道的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热销商品 , 各厂商普遍将其作为低价入口 , 以价格换流量的意图非常明显 。 在这样一个对流量的争夺战之中 , 同质同规格的标品成为促销活动中非常理想的对标对象 , 标品的竞争其实还是以价格为表现形式的供应链、厂商资源等综合实力的竞争 。
3、非标品的竞争是各厂商争夺特定市场、争夺特定用户 , 争取利润空间的重要砝码 , 是促销活动的护城河 , 是突出自身鲜明特点风格的标志 。 对非标品的选择与投放 , 考验的是对目标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把握 , 同时将自身放在差异化的竞争维度上才更容易突显特点与优势 。
2016年第4季度各厂商对市场的争夺依然激烈 , 阿里巴巴旗下的两个跨境平台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分别以18.9%和15.4%的份额占据第一位和第二位 。 在年底促销活动中都有大动作的京东全球购和网易考拉海购分别以11.8%和11.6%的份额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 以上4个跨境平台占据了行业中国内企业交易总额的近六成 , 是整个市场的主导领先者 。
在从属主站型的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竞争中 , 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依然保持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 分别以26.1%和21.2%的份额排在前两位 。 京东全球购紧随其后 , 以16.3%的份额排在第三位 。 其它厂商与处于头部位置的3家厂商相比有较大的梯度差距 , 而处于第四位的唯品国际和第五位的亚马逊海外购之间则差距较小 。
在独立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竞争中 , 网易考拉海购所占份额为42.4% , 以非常巨大的优势占据领头羊的位置 。 以社区运营见长的小红书 , 以18.3%的份额排在第二位 。 而以颇具特色的C2C模式立足市场的洋码头则以11.7%的份额排在第三位 。 以上三个厂商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细分领域的走向 , 近3/4的市场都由其掌控 。
本文”跨境电商领域迎良机 , 市场规模达957.1亿元”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26091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