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增速9月下滑,视频号提速至近5亿的日活( 二 )


目前 , 微信社交链为视频号带来流量来源、用户留存、用户转化、私域挖掘四大优势 , 助力视频号高速增长 。 视频号反哺微信 , 推动微信的公域属性更进一步 , 使微信向更广义的内容平台进化 , 逐渐成为微信商业生态内流量的“集散中心” 。
光大证券预测视频号未来的最终用户空间将在7亿DAU以上 。 视频号内嵌于微信生态中 , 用户画像接近全民级 , 在完成“银发人群”的覆盖后 , 各年龄段渗透率将更为平均 。
虽然视频号日活数据反超明显 , 但易观分析互娱行业分析师廖旭华认为该数据并不能直接体现视频号对快手的反超——一方面 , 日活有每月日均活跃与峰值单日活跃之分 , 这两个维度的差异是巨大的;其次 , 目前关于视频号的数据均非微信官方发布;最后 , 廖旭华认为 , 一个产品内嵌的模块与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是没有可比性的 , 除非视频号在微信内的重要性接近公众号、小程序和微信支付 , 能够对微信的整体用户行为和生态产生变革性影响、且MCN机构等外部平台对视频号的选择比重也能等同于抖音、快手时 , 才足以说明视频号已对短视频行业格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
“很简单的道理 , 如果视频号真的反超快手了 , 你有看到一个快手大博主转向视频号吗?创作者对平台的感知是最直接最强烈的 , 据我所知 , 现在很多头部MCN对视频号还是观望状态 。 ”廖旭华表示 。

快手增速9月下滑,视频号提速至近5亿的日活

文章插图

营收仍是重点
“内容行业”的盈利模式在数十年互联网发展历史长河中 , 一直被摸索与改进 。 一般而言 , 广告与流量目前仍是短视频与中视频的主要盈利模式 , 在此之外 , 增值服务、电商业务、短剧等新形式也逐渐成为探索方向 。
快手短剧运营负责人于轲称 , 短视频作者的变现依靠的是快速增长的增值服务 , 且后续会越来越重 , 同时当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商对于短剧的品牌价值在逐渐的认可过程中 。 “平台获得流量 , 再将流量收益分享给创作者 , 这是一个共生的过程 。 ”于轲称 。
但在易观分析互娱行业分析师廖旭华看来 , 短剧模式对各个平台的营收提振作用还非常小 。 他认为长视频广告规模大 , 短视频速度快 , 逻辑没有区别 。 但短剧营收目前的主要来源在于效果广告 , 未来逐渐将IP影响力做起来后再做衍生收入 。
另外 , 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电商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正在逐渐增高 。 9月10日 , 在快手电商116商家大会上 , 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表示 , “这两个月 , 快手品牌数量增长了150% , 品牌类商品的GMV增长731% 。 10个垂类类目的GMV增长超过100% 。 ”之前7月 , 快手电商提出“三个大搞” , 作为电商这一增量业务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大搞信任电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务商 。
快手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 该季度快手电商交易总额达到1454亿元 , 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 快手小店作为快手电商业务的闭环模式 , 对电商交易总额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 从2020年同期的66.4%增长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90.7% 。
今年4月 , 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提出“兴趣电商”概念后 , 表示未来一年 , 抖音电商将推出三大扶持计划 , 帮助1000个商家实现年销破亿元 , 1万个优质达人年销破千万元 , 100款优质商品年销破亿元 , 目标搭建千亿粉丝、打造100个十亿GMV合作伙伴 。
针对“抖快”在电商领域的差异 , 东北证券首席分析师宋雨翔认为两者虽有同质化问题 , 但核心区别在于底层逻辑的不同 。 快手强调对私域流量的转化、对粉丝群体的沉淀、对达人电商的打造 , 而抖音相对来说更大的优势在于品牌电商与流量购买 , 一茬茬的流量带来新的粉丝与购买群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